题目内容
7.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
A、回到M点
B、在M点正西方
C、在M点正东方
D、在M点东南方
(2)O和P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440千米
B、3330千米
C、2220千米
D、1820千米.
分析 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都是连接两极的大圆弧,且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都是圆圈(除极点外),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 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经线上每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
解答 解:(1)地球上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相隔相同的纬度,相隔的经线长度相等;地球上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间隔相同的经度,纬线长度不相等.在较高纬度向东200千米跨过的经度大,所以最终回到M点的正东方.故选:B.
(2)MN之间经度间隔为40°,60°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所以MN两点之间的距离=111×40/2=2220km.故选:C.
故答案为:(1)B;(2)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3.炎炎夏日,下面示意图表示我校操场旗杆顶端的日影轨迹的是( )
A. | B. | C. | D. |
4.若此日P点纬度达一年中最低,则此日过后三个月内( )
A. |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B. |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
C. | E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D. | E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15.图中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
A. | 甲乙丙 | B. | 甲丙丁 | C. | 甲丙戊 | D. | 丙丁戊 |
2.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12.原百年一遇的洪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约为( )
A. | 10年 | B. | 20年 | C. | 50年 | D. | 70年 |
19.此天气系统过境后( )
A. | 甲测站气温下降 | B. | 乙测站降水增多 | C. | 丙测站湿度降低 | D. | 丁测站气压降低 |
16.据材料推断浮来山的演化过程是( )
A. | 外力侵蚀-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 | |
B. | 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 |
C. | 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地壳上升 | |
D. | 推移上覆-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断块抬升 |
2.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图中山脉A的成因是( )
A. | 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 |
B. | 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 |
C. | 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而形成 | |
D. | 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