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为一位摄影爱好者在M地(64°W,40°30′S)拍摄的景观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曰北京的昼长约10小时
B、该照片的拍摄日期最可能是4月1日
C、该照片的拍摄日期最可能是7月1日
D、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专题:
分析:根据经度差算出时间,再根据昼夜长短判断季节.
解答: 解:读材料可知,照片拍摄地位于南半球,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5时16分.根据M地经度,可以计算出拍摄时M地的地方时是17时,图片反映的应是日落时的景观.M地17时日落,因此可以推断出M是昼长约10小时.M地位于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南半球是冬半年.
A、根据题意,北半球为夏半年,故不符合题意;
B、4月1日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较近,太阳直射点虽在北半球,但40°30′S纬线的昼夜长短差别不大,故不符合题意;
C、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40°30′S夜长约14时,所以此日应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日期与夏至日比较接近,故符合题意;
D、此时南半球为冬半年,应日落于西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属于基础题,正确读图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结合样例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由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种农业自然区位因素也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一个区域农业生产部门的选择.
样例:长江三角洲地处亚欧大陆东岸,面向太平洋,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造就了显著的季风气候,夏季风带来充沛降水,且雨热同季.同时作为长江的河口地区,流水的堆积作用造就了广阔的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由颗粒较细的泥沙构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另外低平的地势与充沛的雨水形成了密集的河网,发达的水系.这些自然要素共同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农业自然区位条件.
材料1:咖啡树理想的生长条件有:年均温15-25℃,最冷月均温不低于12℃.年降雨量能达1200-2000毫米,且各月分配比较均匀.此外,风力不能太大,日照也不是越强越好;并要求有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
材料2:在巴西经济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咖啡种植业,最早的繁荣中心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于南帕拉伊巴河谷地区,开始产生于河谷中段,随后扩展到上段.这条河发源于圣保罗城东北面的高原,由西南流向东北,注入大西洋.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阐述巴西南帕拉伊巴河谷地区发展咖啡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