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司马迁线”和今天的农牧分界线“胡焕庸线”均不同程度地穿过了山西省。前者是一条阶段性的分界线,它只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尚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而“胡焕庸线”是自元代以来与自然条件相符合的、更稳定的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显示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直至今天,这一格局仍未改变。

材料二“走胡线”体验者借由这两条规律线的位移来理解山西诸多人文现象的自然本质。体验者从晋北的长城遗迹开始,沿黄河东岸南下,直至晋南中条山脉和沁河河谷,然后沿汾河向北折返,回到晋中的田野里。下图为“走胡线”山西段徒步主干线示意图。

(1)分析汾河谷地古文明遗址密布的原因。

(2)分析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的原因,并推断农牧分界线变化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

(3)分析将“胡焕庸线”向西推移的措施。

【答案】(1)发展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有汾河流经,水源充足;汾河谷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谷地气温较高;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等。(三点即可)

(2)原因: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需要大量的耕地,草地被大量开垦;农耕收入稳定且大于游牧收入;矿产资源开发等。(两点即可)

变化:林草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多发等。(三点即可)

(3)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选择局部水资源条件好的地区,打造区域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重点发展优质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特色农业等;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石油化工等工业,提供就业岗位,吸引人口迁入。(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以酌情给分)

【解析】

1)古文明遗址多应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原因。自然原因有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当地有汾河流经,水源充足;汾河谷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谷地气温较高;人文原因如发展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等。

(2)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说明了种植业的西进,牧区的西退。材料中提示“司马迁线”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尚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说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移民增加、土地开垦、矿产资源开发等都会导致农牧分界线向西北方向推移。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从生物多样性、土地状况等方面说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的草地变成耕地,过度开垦导致林草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同时地处黄土高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多发等。

(3),“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从黑河市至腾冲市一线,以东的东区人口密集,以西的地区人口稀疏。“胡焕庸线”向西推移即人口的西进,即采取措施吸引人口的迁入。由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较少。开发这些地区要符合当地实际, 要节约水资源,因地制宜保护好生态环境, 选择局部水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区域核心城市;同时“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的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要不断完善交通,提高交通通达度,完善信息网络,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优质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石油化工、特色农业等,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吸引人口迁入。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胡焕庸线”的向西推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