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地理与农业)读我国土地利用地域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区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2)

C区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目前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区(填符号),土地生产力垂直差异显著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

(3)

由于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中C区良田大量丧失的原因是________,B区耕地缩小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1)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光热充足,农垦条件优越,平原地区河湖众多,大部分地方植物繁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和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均较肥沃,农作物生长期较长

(2)

水源,B,C,D,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大

(3)

风蚀、沙漠侵吞和不合理垦殖 水蚀、土地次生盐碱化、城市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面积的不断扩大


提示: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它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因此,土地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广东省澄海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地理,34)

读甲、乙两河流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18世纪开始,沿乙河各国都十分重视以防治洪涝灾害为目的的河道整治,纷纷采取了建造堤防、修筑堰坝和船闸、开挖人工运河、疏浚河床淤泥等众多的工程措施治理河道、改造河道。乙河流域各国十分重视水电的梯级开发。它们采取自主建造或者联合修建的方式,在干流上兴建了几十座各级梯级水电站,并已基本实现成龙配套。乙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其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沿岸各国的利益,各国按照在建投入的比例来合理地分配电能。六七十年代是乙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弃物排放量急剧增加。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群众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迫使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及环保法案,并加强了监督和治理的执法力度,废水、废气和废物未经处理达标,不得排入河流和大气。

(1)简述A工程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乙河航运发达,是所在大洲的“黄金水道”,该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    )

①该河水流流速快,行船速度快    ②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随着众多人工运河的开挖和河道的渠化,极大地改善了该河的航运条件

④该河夏季水量大,利于航运      ⑤沿岸各国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3)乙河有哪些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4)试分析甲、乙两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同之处。(提示:从气候气候条件、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征等角度分析)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