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 6O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是中华丈明的发祥地,也甘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丈化中心。

材料一    宋代曾经广泛推行“风闻奏事”的制度,负责监察的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文献通考》云:“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此例一开,台谏官员与执政大臣势如水火。清代雍正帝曾颁布上谕,允许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根据“风闻”有密折奏事权力,这样皇帝对台谏官员在政治信息上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据统计,和雍正元年相比,雍正七年京师廷臣的折奏数量大大降低,占折奏数量最大的是地方督抚,达到70%以上。这说明皇帝依靠奏折所获取政治信息的重点是地方各省,而在以往能够把地方情形上报中央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中央和地方的台谏官员。

蒋洲为山西布政使,执掌全省财政大权,期间,滥用库银,逢迎结纳,大肆挥霍,造成巨万库银亏空。赴新任时把亏空银两分摊给山西全省各府州县属员,不足部分由侵卖木植补充,被新任巡抚塔永宁奏以风闻:“臣由陕西起程赴任途次即闻得升任布政使蒋洲亏空库项,… …后细加体访,… …知蒋洲实在亏空库银二万余两。”乾隆帝即着刑部尚书刘统勋查办此案。经多方查证,蒋洲亏缺一万二千两白银,透支养廉银三千余两,侵吞工程银二千余两,结果蒋洲被处死。              ——根据 《中国古代监察创度》整理

材料二  下图为山西省和陕西省示意图及汾河河津水文站1950~2010年年累计径流量和年累计输沙量的变化示意图(年累计径流量和年累计输沙量为多年径流量和愉输沙量之和)。

(1)材料一中塔永宁自陕西省会西安前往山西省会太原,其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平原和        谷地,并简述两地形区的形成的共同原因。( 8 分)

(2)汾河流城在1971——2010 年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指出 1971——2010 年河津水文站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2 分)

 

【答案】

 

(1)渭河  汾河(4分)  地壳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堆积而成。(4分)

(2)趋势:河津水文站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年输沙量减少幅度更大。(4分)

原因:汾河流域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量的增加使地表水资源不断减少;汾河流域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草)、水库及淤地坝等水利工程改变了流域的坡面及河道中土壤侵蚀发生与输送的过程,大大减少了因坡面侵蚀到达河流的泥沙。(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看到有陕西省、山西省,中间一条河流就是黄河,两侧支流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汾河,分别流经西安、太原,形成地形平坦的河谷平原。渭河平原位于秦岭北侧,而汾河谷地则是位于太行山的西侧,都是断层形成的地堑。

(2)由图中曲线形状看到1971年的年输沙量和年径流量都是逐年增加很大,而1971年之后变得平缓,说明增加量不大,并开始减少,特别是上面那条表示的是输沙量曲线。究其原因,应该从上游的用水量增加,还有就是上游整治的各项工作实施,使得河水向下流的水量减少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主要地质作用,河流的水文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