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图所示的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 )
A. 1~2月 B. 3~4月 C. 8~9月 D. 11~12月
2.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A. 降水量的季节差异 B. 地形的空间差异
C. 热量的季节差异 D. 地势的空间差异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与湄公河相连。根据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洞里萨湖的面积大约为:
A.3000km2 B.5000km2 C.7000km2 D.9000km2
2.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东侧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降水量很大
B.这里山岭很多,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多火山、地震
C.这里气候寒冷,地势低洼,湖泊沼泽众多,人口稀少
D.这里全年高温,适宜种植水稻,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或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3)说出A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示意图”。
材料二: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描述图乙中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写出呼伦贝尔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并提出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3)试分析“煤从空中走”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影响。
马莲河流域位于陇东黄土高原,据图可推断
A.前期由于增加耕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B.中期马莲河径流量变化幅度逐渐减小
C.近期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在逐渐恢复
D.三个时期生态经历退化——恶化——持续恶化的过程
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2.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小,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水流湍急 B.受地形限制,两岸陡峭
C.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D.该河为地上河
“精细农业”也叫“精准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土壤肥力、水肥供应的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进行农田作业和优化管理。下图为精准农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精准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分别反映的主要农业投入要素是( )
A.科技 土地 B.科技 劳动力
C.机械 劳动力 D.化肥 有机肥
2.制约我国“精准农业”推广使用的因素最主要是( )
A.农户农业生产规模小 B.投资回报率低
C.劳动力素质低 D.科学技术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