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图中甲区域为欧洲西部著名的小麦产区,其典型土壤是棕色森林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右图为左图中乙地春分日太阳在地平线以上的运动轨迹,黑点为春分日正午太阳位置。

材料二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

(1)从成土母质、气候和生物三个方面,分析甲区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2)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并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3)指出鲁尔区治理后区位因素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对莱茵河变清的影响。

(4)在右图中绘出乙地夏至日地平线以上太阳运动轨迹,并注明日出、日落位置,用小黑点标明正午太阳位置。

【答案】(1)河流沉积物,土层深厚;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气候湿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2)条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径流量大且稳定;地势低平,水流平缓。

原因:公路和航空运输发展,分流水运运量;产品附加值提高,宜采用公路和航空运输。

(3)原料和能源地位下降,技术和人才地位上升。

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技术工艺改进,污染物排放减少。

(4)太阳运动轨迹:日出、日落位置;正午太阳位置。绘图如下:

【解析】

(1)土层深厚与成土母质的物质来源有关系,应该是长期沉积作用才能形成深厚的土层,读图可知甲区域处于莱茵河下游,上游携带的泥沙物质丰富,中下游随着河水流速的降低而沉积下来。有机质含量多少取决于有机质来源和积累的多少,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被,积累主要与气温高低、分解快慢有关系。

(2)内河航运价值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关,自然条件主要看水量大小、水位是否稳定、流速快慢等方面,这些与气候、地形有关。

水运适宜运输大型、笨重的货物,而治理后的鲁尔区已经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对水运的需求降低。同时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对水运运量有分流作用。

(3)因为治理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原来的重工业地位下降,因此原料和能源地位下降,技术和人才地位上升。

莱茵河水变清说明河水含沙量降低,污染得到治理。治理后的鲁尔区经济发展不再依赖于本区的矿产开采,植被破坏减轻,水土流失减轻;产业结构升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技术工艺改进,污染物排放减少。

(4)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太阳视运动的轨迹,是相互平行的圆弧,夏至日昼长夜短,图中是春分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所以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平行于春分日并且昼弧长于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高于春分日的圆弧。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都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太阳位于正南的最高点,正午太阳高度H=90-(50-23.5)=63.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