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指标

西安

兰州

乌鲁木齐

2011年末总人口(万人)

791.8

323.3

249.4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73.1

44.6

22.1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1697

745

759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1994

775

909

货物运输量(百万吨)

392

89

165

货物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25.8

18.8

90.3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万人)

68.5

29.3

13.1

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2866

422

249

材料三: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西咸新区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规划建设成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彰显历史文明、统筹科技资源的生态田园新城

(1)据材料一,西安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其所在省份有我国五岳之一的____(山名)。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_____ 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基本吻合。据材料一可推测出“引汉济渭”工程难度主要在于___________。

(2)图示的黄河流域含沙量较大,是因为______(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请提出治理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3)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根据材料一、二,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4)“西咸新区”的建设对西安城市发展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根据材料三,试为“西咸新区”的开发建设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 华山 800 跨秦岭,地形复杂

(2)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缓坡修筑梯田、沟壑修筑堤坝、河道兴修水利工程、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任答四点)

(3)①西安是我国西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货物的重要集散地;②有铁路线经过,便于对外联系;③政策支持;(任答两点)

(4)影响:①有利于分散老城区人口;②促进区域平衡发展;③加强西安与咸阳之间的交流;措施:①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区域交通联系;②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③充分利用科研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

分析中国区域地理的自然特征,重点是熟悉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明确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考查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1)结合中国气候分布规律,明确西安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而后的空则考查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据材料一,西安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所在省份有我国五岳之一的华山。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基本吻合。结合图中的信息,引汉极渭需要跨秦岭,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2)考查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针对水土流失主要体现在“保源、护坡、固沟”,而具体的措施在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植树种草、缓坡修筑梯田、沟壑修筑堤坝、河道兴修水利工程、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度放牧等。

(3)考查区位条件,结合图中信息和材料,主要有交通、政策、历史、经济等方面分析。①西安是我国西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货物的重要集散地;②有铁路线经过,便于对外联系;③政策支持。

(4)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于新区的建设主要是分散城市职能、平衡经济差异、宣扬文化、加强联系等。影响:①有利于分散老城区人口;②促进区域平衡发展;③加强西安与咸阳之间的交流;措施:①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区域交通联系;②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③充分利用科研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