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________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解释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的原因_______

(3)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请

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_________

(4)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答案】 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 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

【解析】(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能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冬季利用太阳光照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读图可知,“阳光居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由于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而被反射回地面,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加强了保温效果,所以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 ℃。

(4)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开发利用新能源,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升高趋势减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关键环节】区域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是人文和自然地理。所以研究一个区域就要抓住气候、地形等主干地理知识的方法。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1)【规律总结】:比较敦煌、陇南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

两种气候比较

(2)【读图技巧】古丝绸之路从图中山脉东北麓经过的区位优势是“地势平坦水源丰富”。这一区位优势是通过读图,提取有效信息总结的,要得出这一结论,图中用来判断的有用信息的分别是什么?

①“地势平坦”:

②“水源丰富”:

材料二:河西走廊过去曾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现已转型成为我国最大的制种基地,为全国提供品质优良的作物种子。2014年甘肃省农民通过制种业增收约30亿元。(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方便存储运输。)

(3)分析甘肃省河西走廊由商品粮基地转型为制种基地的原因。

材料三:甘肃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光伏发电成本每度约1元左右,而传统发电成本约为每度0.4元。将甘肃省光伏发电生产的电能并入全国电网需对原有输电设备进行改造。

(4)【思维辨析】对于甘肃省是否该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有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反对和支持各写一条理由。

支持:

反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