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某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如下:油松、樟子松、白桦、白榆、杨、柳、油松、柠条、胡杨、云杉、侧柏、旱柳、小叶杨、梭梭、白刺、柽柳、枸杞、沙柳、沙棘、沙拐枣等。回答问题。


1.该地区可能为


  1. A.
    长江中上游
  2. B.
    南部沿海
  3. C.
    西北干旱荒漠区
  4. D.
    横断山区

2.该地区造林的主要目的在于


  1. A.
    抵御台风
  2. B.
    抵抗寒潮
  3. C.
    防治水土流失
  4. D.
    防治荒漠化
1. C
2. D
试题分析:
1.从该区域植树造林所选用的树种―――沙拐枣、胡杨等中不难看出选用的都是一些耐旱生的植物品种,说明区域内气候干旱。在供选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西北干旱荒漠区的气候具有这一特点。其它三处都是气候非常湿润的地区,植树造林不必都选用这一些耐旱生的植物品种。故选C
2.通过上题的分析判断可知西北内陆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的荒漠化严重,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防治荒漠化。故选D
考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对植树造林所用的树种来推断区域的环境特征、进而弄清植树造林的目的,试题属于中等性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共14分)

图甲显示2009年世界各国的年伐林率,图乙为X地区某块农用土地的有机物、氮及钾的含量。

 

 

1.2009年伐林率高(逾0.6%)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洲、      洲及            

经济发展程度较         (高、低)的国家。上述地区森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2.图甲中X地位于          河流域,这里有世界最大的         林分布地区,当地采用迁移农业方式耕作,根据图乙简要分析土地被开发和焚烧后,土壤中的有机物、氮和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

  变化:                                         

  原因:        

3.近年来我国人工造林成效显著,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森林面积净增约          万K㎡,这对我国生态环境改善有重要作用,如:防风固沙,就此请再具体列举三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