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下图),发源于祁连山脉,以莺落峡和正义峡为界,分上、中、下游三部分,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交换频繁。黑河上游地区是流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区;中游地区集中了流域90%的耕地和人口,农业需水量较大,主要以黑河地表水灌溉为主,是流域主要耗水区和调控关键区;下游地区是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劣变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表现在终端湖泊消失、众多天然河道废弃并形成绿洲内部沙源、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等。下图示意黑河流域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及平均月径流量变化。
(1)分析黑河上游地区是流域水资源主要来源区的原因。
(2)比较莺落峡和正义峡冬季与夏季平均月径流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填写完成下表。
季节 | 平均月径流量大小 | 原因 |
冬季 | ||
夏季 |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为黑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流域深居内陆,总体降水少;上游多山地,能拦截水汽,降水较多;上游海拔高,多冰川。(任答两点)
(2)下表
季节 | 季节平均月径流量大小 | 原因 |
冬季 | 正义峡高于莺落峡(莺落峡低于正义峡) | 该季节中游地区处于非灌溉期,前期灌溉水回归进入河道使径流量增大。(或地下水补给较多) |
夏季 | 正义峡低于莺落峡(莺落峡 高于正义峡) | 该季节中游地区灌溉用水量大;蒸发(或下渗)量大。 |
(3)加强流域(或上中下游)水资源合理调控和管理(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改善灌溉技术(或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该题考查了内流域河流的水文特点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材料信息分析,黑河流域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上游发源于祁连山,海拔高,多冰川,冰川融水补给量大;上游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夏季降水较多。
(2)结合图1和图2信息分析,莺落峡位于黑河上游,正义峡位于黑河中游,上游是黑河的主要水源区,中游人口和耕地集中,黑河是主要的灌溉水源。冬季黑河流域处于枯水期,河流水量小,以地下水补给为主;中游地区由于夏季灌溉水量大,下渗量大,冬季地下水补给多,因而正义峡月均流量高于莺落峡。夏季黑河流域处于汛期,河流水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上游补给量大;中游地区灌溉用水量大;蒸发、下渗量大,因而正义峡月均流量低于莺落峡。
(3)黑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材料分析,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应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合理调控和管理,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改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等。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