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下图),发源于祁连山脉,以莺落峡和正义峡为界,分上、中、下游三部分,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交换频繁。黑河上游地区是流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区;中游地区集中了流域90%的耕地和人口,农业需水量较大,主要以黑河地表水灌溉为主,是流域主要耗水区和调控关键区;下游地区是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劣变最为严重的区域,集中表现在终端湖泊消失、众多天然河道废弃并形成绿洲内部沙源、天然绿洲萎缩、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等。下图示意黑河流域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及平均月径流量变化。

(1)分析黑河上游地区是流域水资源主要来源区的原因。

(2)比较莺落峡和正义峡冬季与夏季平均月径流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填写完成下表。

季节

平均月径流量大小

原因

冬季

夏季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为黑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流域深居内陆,总体降水少;上游多山地,能拦截水汽,降水较多;上游海拔高,多冰川。(任答两点)

(2)下表

季节

季节平均月径流量大小

原因

冬季

正义峡高于莺落峡(莺落峡低于正义峡)

该季节中游地区处于非灌溉期,前期灌溉水回归进入河道使径流量增大。(或地下水补给较多)

夏季

正义峡低于莺落峡(莺落峡

高于正义峡)

该季节中游地区灌溉用水量大;蒸发(或下渗)量大。

(3)加强流域(或上中下游)水资源合理调控和管理(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改善灌溉技术(或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该题考查了内流域河流的水文特点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材料信息分析,黑河流域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上游发源于祁连山,海拔高,多冰川,冰川融水补给量大;上游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夏季降水较多。

2)结合图1和图2信息分析,莺落峡位于黑河上游,正义峡位于黑河中游,上游是黑河的主要水源区,中游人口和耕地集中,黑河是主要的灌溉水源。冬季黑河流域处于枯水期,河流水量小,以地下水补给为主;中游地区由于夏季灌溉水量大,下渗量大,冬季地下水补给多,因而正义峡月均流量高于莺落峡。夏季黑河流域处于汛期,河流水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上游补给量大;中游地区灌溉用水量大;蒸发、下渗量大,因而正义峡月均流量低于莺落峡。

3)黑河流域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材料分析,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应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合理调控和管理,对下游进行生态补水;改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作物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 2016年1月14日《京华时报》消息,中粮开卖“沙漠小米”推进荒漠化治理。专家介绍,相对于玉米、小麦等当地传统作物,平均每亩沙漠小米可节约400立方米水。通过种植沙漠小米,可为当地节约大量的绿洲地下水,延缓沙漠蔓延。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荒漠化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甲所处的绿洲地区自从推广种植“沙漠小米”之后,荒漠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这间接说明该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D.过度放牧

2乙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3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 )

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

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

4下列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与其主要防护功能匹配正确的是( )

A.沿海防护林——防止土壤沙化B.华北防护林——防止风暴潮肆虐

C.东北防护林——抵挡台风侵袭D.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危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