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图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 | 空间联系 | B. | 技术联系 | C. | 信息联系 | D. | 投入-产出联系 |
分析 专业化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例如某一产业链比如建材行业中的彩钢制品,其上游必定是钢材生产厂家,在其上为,铁矿石开采厂家.
解答 解:图示工厂之间的特征:前一工厂的产品为后一工厂提供原料,故属于工序之间的生产联系.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了工业联系,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资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可用排除法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7.关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
A. | 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中部向西部地区转移 | |
B. | 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完成东部向中部地区的转移 | |
C. | 西部地区没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 | |
D. |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业目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 |
8.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A. | 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
B. |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
C. | 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 |
D. | 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
15.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经西双版纳出境,连接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汇
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流域位置示意图(如图1)
材料二: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动状况表 单位:万亩,万吨
材料三:1992-2011年中国澜沧江研究关注的领域和内容(如图2)
(1)澜沧江中游干流地貌景观特征是高山峡谷,从外力作用来讲,主要是由流水侵蚀形成.
(2)从澜沧江下游到上游,植被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和从山麓向山顶(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该流域地震频发,由其引发的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
(4)根据材料二,描述广东和云南甘蔗生产的变化,并分析广东甘蔗生产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5)结合材料三,简述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澜沧江流域位置示意图(如图1)
材料二: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动状况表 单位:万亩,万吨
时间 地区 | 1990 | 1995 | 2000 | 2003 |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播种面积 | 总产量 | |
广东 | 419.73 | 2093.46 | 320.18 | 1472.21 | 239.6 | 1137.59 | 198.29 | 952.87 |
云南 | 263.7 | 661.9 | 262.35 | 1055.9 | 390.15 | 1420.3 | 438.15 | 1695 |
(1)澜沧江中游干流地貌景观特征是高山峡谷,从外力作用来讲,主要是由流水侵蚀形成.
(2)从澜沧江下游到上游,植被出现有规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和从山麓向山顶(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该流域地震频发,由其引发的主要次生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
(4)根据材料二,描述广东和云南甘蔗生产的变化,并分析广东甘蔗生产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5)结合材料三,简述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5.该村最可能位于( )
A. | 哈尔滨 | B. | 拉萨 | C. | 乌鲁木齐 | D. | 广州 |
12.③④牧区与阿根廷相比,发展畜牧业的不利条件有:( )
①气候高寒,不利于牧草生长 ②交通不便 ③人口密度大,土地租金高 ④科技投入少.
①气候高寒,不利于牧草生长 ②交通不便 ③人口密度大,土地租金高 ④科技投入少.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9.在夏季风进退的影响下,乙地区6月份的常见天气是( )
A. | 梅雨 | B. | 伏旱 | C. | 洪涝 | D. | 台风 |
10.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A. | 甲与乙 | B. | 甲与丙 | C. | 乙与丙 | D. | 丙与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