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 甲:江汉平原 | 乙:宁夏平原 |
自然带类型 |
| 草原、荒漠过渡带 |
主要粮食作物 |
| 小麦 |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解析] (1)两地中甲为江汉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农作物为水稻,乙为宁夏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化明显,研究性学习针对当地情况,合理选择即可。(2)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及河流径流,能净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湖泊减小,湖泊变为陆地,气候大陆性增强,洪涝灾害多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体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3)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原因是有结冰期的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结冰和融冰期都有可能出现。该河段自南向北流,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因此可能出现凌汛现象。(4)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的趋势。
[答案] (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水稻 铁路沿线固沙植被的研究等(只要符合当地情况即可)
(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任答三点即可)
(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4)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 和风暴潮造成,
在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 和风暴潮造成,
在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