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下面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与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风十里指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用以反衬眼前荒凉的景象。

B.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以声衬静,突出扬州的空寂凄凉。

C.下阕写杜牧俊赏,才华横溢,旨在表达作者对杜牧由衷的敬佩。

D.本词虚实结合,虚写扬州过去的盛况,实写扬州今日的萧条。

【2】清角吹寒字有何妙处?

答:

【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几句营造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答:

【答案】

【1】C

【2】字用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

【3】作者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事物以人所特有的思想感情,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人民对战争的痛恨与诅骂由此可知。

【4】这几句营造了一个凄冷寂寞的境界。二十四桥经历战火,虽仍然幸存,但物是人非,加上冷月无声,令人感到分外凄冷。红芍盛放而无人欣赏,就显得更寂寞。

【解析】

【1】作者写杜枚是为了反衬扬州今日的残破。

【2】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清角吹寒 以一个字写出角声的凄清以及带给人的感受。在寒冷的秋风中,传来悲伤低沉的号角声,听了让人以为战争随时都要来临。可以想象到守军的巡逻,街道行人稀少……从而使自然的环境染上了人为的原因。

【3】废池、乔木皆是战后残留之景,写出战争对扬州城的破坏;这二者本无生命,但经历战争后也痛恨战争,物犹且如此,何堪于人。词人运用拟人手法,用一字表达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痛恨。

【4】月本无声,但当年游人如织的二十四桥,欢歌笑语,月儿也跟着陶醉欢笑。而如今,二十四桥仍然存在,但欢歌笑语已经消失殆尽,只有清冷的月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以桥在月异写出此时扬州的荒凉冷清。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花开依旧,人事已非。作者以芍药花的好,写出人境遇的不好,突出扬州城的破败与荒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