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继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
材料二 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材料三 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2分)
A矿产地是: ; D处是: 山脉。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4分)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 ;乙. 。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分)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2分)
(1)A矿产地是: 察尔汗(1分) ; D处是: 祁连(1分) 山脉。
(2)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 电力工业(1分) ;乙. 建材工业(1分) 。
② 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2分)
(3) 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2分)
(4) 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1分)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1分)
【解析】此题从循环经济出发,紧扣节能减排和西部大开发热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资源丰富,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这个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的现实选择。因此,选择这样的地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共赢,对于西部乃至全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是国内面积最大、唯一布局在藏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是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的全国第二个实验区。在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有着重要的位置。本题综合考察了地形(地势最高的盆地、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之间)、气候(独特的高原气候、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光照强、晴天多、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资源(察尔汗钾盐、茶卡的池盐、锡铁山铅锌矿、涩北等地的油气资源)、生态保护(柴达木盆地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它具有较为独立的水系,与三江源地区无直接的联系。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会对该地区以及周边的其他地区,包括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工业(柴达木盆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化工循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圈。)、农业(种植业以耐寒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春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油菜、蔬菜等)、能源(除常规能源外,今后要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对培养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分析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12月11日,坎昆气候大会闭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 坚持节能减排等,取得丰硕的成果。
下表为全球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数字(2000年)
国家 |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 国家 |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
美国 | 19.8 | 日本 | 9.3 |
澳大利亚 | 18.0 | 丹麦 | 8.4 |
加拿大 | 14.2 | 中国 | 2.2 |
德国 | 9.6 | 巴西 | 1.8 |
英国 | 9.6 | 印度 | 1.1 |
(1)这些国家中,人均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前七位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这些国家中,哪些国家人均排放量相对少,但对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这些国家在人口、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0年12月11日,坎昆气候大会闭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 坚持节能减排等,取得丰硕的成果。
下表为全球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数字(2000年)
国家 |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 国家 | 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 |
美国 | 19.8 | 日本 | 9.3 |
澳大利亚 | 18.0 | 丹麦 | 8.4 |
加拿大 | 14.2 | 中国 | 2.2 |
德国 | 9.6 | 巴西 | 1.8 |
英国 | 9.6 | 印度 | 1.1 |
(2)这些国家中,哪些国家人均排放量相对少,但对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贡献”仍不可低估?这些国家在人口、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并说出相应的解决措施。(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