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面6句话分编为4组,全能够表现李密孝敬祖母的一项是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主角是祖母,不是李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的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 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就要那棵树

伍中正

米唐的门口长着一棵树。树是樟树,枝繁叶茂,像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

米唐常常对那棵树一望好半天。她在树下唱歌,在树下写字,还在树下跳舞。米唐娘看见了,说,米唐不唱了,该吃饭了。米唐就不唱了。米唐娘说,不写字了,该去撒把鸡食。米唐就不写了。米唐娘还说,米唐,不跳了,该去园子里剥些菜叶来。米唐就蹦蹦跳跳去了菜园。

米唐考进了城里的学校。那棵树成了米唐学费的一少部分。凑学费的那些日子,米唐娘就想到了门前的樟树。当米唐娘的身后跟着几个肩背锄头手拿斧锯绳索的人时,米唐就知道,再怎么挽留这棵树也迟了。

那一大团无法握住的云倒下来的时候,米唐远远地站着,买树的人也远远站着。树一倒地,米唐抓着一根枝就哭起来。买树的人见了,劝她:米唐,别哭了,不就一棵树么?

那些挖树的民工也跟着帮腔:再说,树就栽在离你学校不远的地方,你还可以去看!

米唐就渐渐地住了哭。

买树的人示意那几个人锯断了一些树枝。树枝脆裂的声音很响,响在米唐空旷的屋前。

树让一家工厂买走,那家工厂在城里。米唐看见那棵脱光了衣服的樟树走上了去城里的路。

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又开始唱歌。米唐娘听了,说,米唐,不唱了,你比娘幸运,树到了城里,你还在城里能看见,娘就真的看不见了。

娘的话,又说出了米唐的眼泪

米唐沿着那棵树走过的路,进了城。

米唐念书的学校,隔那家工厂不远,也就是隔那棵树不远。米唐下了课,就对那家工厂望,就对那棵树望。

星期天,米唐就去看那棵樟树。米唐看见樟树栽在厂门口。厂子里的人很讲究,还为樟树搭了远看近看有点黑的凉棚,树很快就活了过来。米唐还看见有一个人还在为树浇水。渐渐地,米唐就跟浇水的那个人熟了。浇水的是老魏。米唐每次走的时候,就跟老魏说,魏叔,很感谢你,过几天来看你。说完,米唐就默默走开。

再出去,米唐邀了个有照相机的女生。在树下,那个女生为米唐照了好几张照片。

米唐回到家。米唐就高兴地对娘说,娘,那棵树长得好好的,还发了芽。说完,米唐还拿出了在树下照的照片。娘听了看了跟着高兴。米唐说,娘,往后,我还要买回那棵树!

米唐还到那棵树下去。接纳城市的阳光和雨水,樟树完全活过来了,再没有那黑黑的凉棚遮盖它美丽的身躯。米唐站在树下,老魏还在为那樟树浇水。只是那些从厂里出来的人,边走边说,有的人说到了树,说到了厂长,说厂长不应该拿职工要发的福利去买树,说这厂弄不好就要垮了。老魏看看他们走远,才对米唐说,米唐,这厂子怕不行了。

米唐问,魏叔,厂里的人往后会不会对这棵树起坏心?

老魏说,工人情绪不稳,说不定哪。

米唐了一声。米唐很艰难地从那棵树下走回了学校。

米唐从那所学校毕业后就恋爱了。

米唐领着男友走向那棵树。站在那棵树前,米唐停下步,用手指着那棵树枝说,你看你看,那棵枝上还歇了一只黑鸟。男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

米唐说,你多看一眼,就不行?男友说,行。男友就紧紧地盯着那棵树。那树上的一只鸟让他盯飞了。

这个时候,米唐很幸福,也很沉醉。

这个时候,米唐的眼里就有一些晶亮的泪水

城市这么大,这么繁华。米唐最喜欢的地方就是那棵树下。她经常把男友带到那棵树下。她看见那些从城市吹来的风,一阵一阵地翻看樟树的叶片;她看见那些枝头落下的叶片很眷恋地飘向大地;她还看见老魏很坦然地在树下做最后的守望。

男友说,米唐,恋爱的地方多着呃,你再换个地方行不行?

米唐的眼里浸着泪水说,这棵树就是我家原来门口的那棵树,我想让她回家!

男友说,行。

米唐门口的樟树又回来了。

米唐也请人给那棵樟树搭了凉棚。她还对娘说,娘,有空的时候,给树浇上水。

米唐走后,村里有人和米唐娘坐在屋里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门口的樟树:米唐娘,你家米唐能耐呃,那棵你舍不得卖的树,又给你弄回来了!

米唐娘说,当日挖门口的樟树时,我家米唐还在树下哭呃。我就晓得她舍不得,说不定她还要把这棵树要走呢。

米唐娘说完,两行泪径直往下落。

(选自《就要那棵树》,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采用比喻的形式,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樟树的繁茂,也为下文卖树为米唐凑学费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小说反复提到米唐在樟树生长的地方唱歌,是为了突出强调米唐对樟树的依恋,也衬托了米唐内心的喜悦。

C.小说善于在细节处刻画人物,男友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看”“紧紧地盯着那棵树这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他只是顺从米唐,并非理解她。

D.小说在写樟树由农村到城市,再由城市到农村的变迁历程的同时,着意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从而深化了小说落叶归根的故乡情结主题。

E.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写了陪伴树、卖掉树、看望树、买回树等内容,情节脉络清晰,于平淡之中充满了温暖的诗意。

【2】文本多次写到米唐的,每次的心情都不一样,请就画线部分任选两处做简要分析。

答:

【3】小说中的那棵树意蕴丰富,你认为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孙道荣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

家里没有椅子,只有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家里来了人,客人或者同村的男人,父亲会起身往边上挪一挪,示意来客坐下,坐在他身边,而不是让他们坐另一条板凳。让来客和自己坐同一条板凳,不但父亲是这样,村里的其他男人也是这样。让一个人坐在另一条板凳上,就见外了。

工作之后,有一次回家,父子俩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闷头抽烟。烟雾从板凳的两端飘浮起来,有时候会在空中纠合在一起。而坐在板凳上的两个男人,却很少说话。与大多数农村长大的男孩子一样,我和父亲的沟通很少,我们都缺少这个能力。在我长大成人之后,我和父亲最多的交流,就是坐在同一条板凳上,默默无语。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其说是一种沟通,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仪式

父亲并非沉默讷言的人。年轻时,他当过兵,回乡之后当了很多年的村干部。村民有矛盾了,都会请父亲调解,主持公道。双方各自坐一条板凳,父亲则坐在他们对面,听他们诉说,再给他们坪理。调和得差不多了,父亲就指指自己的左右,对双方说,你们都坐过来嘛。如果三个男人都坐在一条板凳上了,疙瘩也就解开了。

结婚之后,有一次回乡过年,与妻子闹了矛盾。妻子气鼓鼓地坐在一条板凳上,我也闷闷不乐地坐在另一条板凳上,父亲坐在对面,严厉地把我训骂了一通。训完了,父亲恶狠狠地对我说,坐过来!又轻声对妻子说,你也坐过来吧。我坐在了父亲左边,妻子扭扭捏捏地坐在了父亲右边。父亲从不和女人坐一条板凳的,哪怕是我的母亲和姐妹。那是唯一一次,我和妻子同时与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在城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后,我请父母进城住几天。客厅小,只放了一对小沙发。下班回家,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指着另一只沙发对父亲说,您坐吧。父亲走到沙发边,犹疑了一下,又走到我身边,坐了下来,转身对母亲说,你也过来坐一坐嘛。沙发太小,两个人坐在一起,很挤,也很别扭,我干脆坐在了沙发帮上。父亲扭头看看我,忽然站了起来,这玩意太软了,坐着不舒服。只住了一晚,父亲就执意和母亲一起回乡去了。后来妻子提醒我,一定是我哪儿做得不好,伤了父亲。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和父亲坐在一起吗?不是我不情愿,真的是沙发太小了啊。我的心,隐隐地痛。

父亲健在的那些年,每次回乡,我都会主动坐到他身边,和他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父亲依旧很少说话,只是侧身听我讲。他对我的工作特别感兴趣,无论我当初在政府机关工作,还是后来调到报社上班,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是我升职之后不久,我回家报喜,和父亲坐在板凳上,年轻气盛的我,一脸踌躇满志。父亲显然也很高兴,一边抽着烟,一边听我滔滔不绝。正当我讲到兴致时,父亲突然站了起来,板凳一下子失去了平衡,翘了起来,我一个趔趄,差一点和板凳一起摔倒。父亲一把扶住我,你要坐稳喽。不知道是刚才的惊吓,还是父亲的话,让我猛然清醒。这些年,虽然换过很多单位,也做过一些部门的小领导,但我一直恪守本分,得益于父亲给我上的那无声一课。

父亲已经不在了,我再也没机会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了。每次回家,坐在板凳上,我都会往边上挪一挪,留出一个空位,我觉得,父亲还坐在我身边。我们父子俩,还像以往一样,不怎么说话,只是安静地坐着,坐在陈旧而弥香的板凳上。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写在大学第一个暑假里第一次和父亲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由此引出下文坐同一条板凳的几件事情,板凳成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B.和父亲虽然坐同一条板凳,但很少说话,说明们平时缺少沟通,使们之间存在代沟;而父亲从不和女人坐同一板凳,表明父亲思想落后保守。

C.父亲嫌家的客厅里的沙发软,坐着不舒服,其实父亲并非不想坐沙发,是由于没跟父亲同坐沙发而是坐在沙发帮上的举动深深刺痛了父亲。

D.父亲总是让和他坐同一条板凳,其实是对的启发和教育,尤其是在升职以后,父亲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让懂得了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E.小说没有过多的语言描写,也没有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回忆的形式进行平实而亲切的叙述;小说的结尾写坐板凳留出空位,卒章显志。

【2】小说中画线的两句话有怎样的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

【3】坐同一条板凳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结合全文就其思想性进行分析。

答: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其唯道德之乡乎

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不材不成材

B.于故人之家 寄宿

C.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 明日第二天

D.弟子 志向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鸣却被杀庄子看来只有处于不材之间才能免于累。

B.山木和雁的命运给人的启示就是人生于世凶险太多有很多时候我们也很难判断出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险。

C.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D.人类与万物又有所不同比如说贤能就可能受到谋算无能又会受到欺侮所以说不可得而必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密斯先生的新鼻子

[英国]克里斯·罗斯

史密斯先生,如果您喜欢别的类型的鼻子,我们有很多选择供您参考。”“我想这个鼻子太小了点。”“小鼻子今年非常流行,史密斯先生,非常流行!”“您认为它适合我吗?史密斯先生问。我觉得非常好!店员说道:好,我买了。 在驾驶空中客车回家的路上,史密斯先生用手表式袖珍手机打电话给他太太。嗨,亲爱的。你喜欢我的新鼻子吗?史密斯太太在厨房的可视电话上看着丈夫的新鼻子。我想太小了点,亲爱的。她说道。

现在是22世纪,由于有了基因工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的身体。

史密斯看着镜子中的新鼻子,想象着自己有多时髦。他非常开心拥有这么一个新鼻子。有点遗憾的是,他的头发与新鼻子不怎么搭配。他决定第二天再到人体商店去。早上好,史密斯先生。人体商店的店员说道,今天您需要什么?”“我想要一顶新头发。”“好的,史密斯先生。您想要什么类型的?短金发和小鼻子非常相衬。您觉得呢?史密斯在镜子里看着他的头发:过时、灰白。是的,短金发。他年轻时就有一头短金发。他想再次年轻起来。对,我就要一顶短金发。有卷曲型的吗?”“当然有啦,史密斯先生。您还要别的东西吗?本周我们的耳朵特价。非常优惠。最后,史密斯先生带着一顶卷曲的短金发、两只新耳朵离开了人体商店。

从此,他对新身体的兴趣越来越浓。在随后的几周,他买了新眼睛(绿色的,不常见但流行)、新手掌、新胳膊、新膝盖和新脚。史密斯太太很高兴,因为史密斯先生原来的脚气味很难闻。

然而,一天早上,史密斯先生醒来时,鼻子突然出问题了。我的新鼻子出问题了——被塞住了。”“也许你感冒了。史密斯太太安慰他。 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基因人造鼻子,不会感冒。

他再次来到人体商店。早上好,史密斯先生。店员说道,今天您想要什么?”“我想要一个新鼻子。”“但是您已经有了一个新鼻子。店员惊讶地说道,您换上这个新鼻子刚一个月。不要担心,小鼻子仍然很流行。 不,你不明白。我想要一个新鼻子是因为这个不起作用了。 这是不可能的。您拥有的是一个基因人造鼻子。不可能出问题。 但它的确出了问题,它被塞住了,我呼吸困难,闻不到任何气味。 您用您的鼻子做了什么,史密斯先生?店员问道。我用我的鼻子干什么?我用它来呼吸,嗅气味,像任何人一样。 如果您没有正确使用您的鼻子,是有可能无法正常工作的。 真是荒谬!史密斯先生大喊道,我要退款。 恐怕我们不能给你退款,史密斯先生。这个鼻子没有保证书。 史密斯先生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带着愤怒与失望离开了人体商店。

但现在他有了一个大问题:一个没用的鼻子。很流行,但没用。不幸的是,他的问题越来越多。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发现他听不见了。接着,他的新金发开始变成灰白色,他的新膝盖不能动了,他的稀有的绿眼睛看不见了,他的手指一个接一个断了。

史密斯太太赶紧把他放进飞车,飞到了人体商店。她抱着她的丈夫走进人体商店,因为这时他已经无法走路了。

早上好,史密斯先生。店员说道,今天您需要什么? 谢谢。史密斯先生今天不需要任何新东西。史密斯太太答道,但他想要回他原来的身体。”“恐怕我们不能退款,史密斯太太。店员说道。我不是想要退款。史密斯太太解释道,我想要回我丈夫原来的身体。我不喜欢这个新身体。”“恐怕很困难,史密斯太太。店员说道,我们是一家环保公司,所有的旧身体我们都循环利用。 但是你们卖给他的新身体部件现在已经失去了作用。他现在该怎么办?”“他可以买一个翻新的身体。 翻新的身体?”“就是对原来的身体进行修复。 我可以看一看吗? 当然。店员对他的电脑发出指令,一个翻新的身体马上出现在屏幕上。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身体。史密斯太太认出了那个大鼻子和那些灰头发。史密斯太太喊道:这是原来的史密斯先生!”“是的,没错。店员说道,我们修复了史密斯先生原来的身体。”“那么,他可以要回他原来的身体吗?”“当然,史密斯太太。付10万欧元就可以了。”“10万欧元!史密斯太太大喊,太贵了!”“史密斯先生已经被翻新过了。还是活命要紧。史密斯太太最终付了10万欧元要回了丈夫的身体,然后带着他飞回了家。

我又是我自己了!史密斯先生喊道。不完全是。你已经被翻新过了。史密斯太太说道。

(选自2010年第3期《科学与文化》,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通篇运用对话,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化。在人物对话中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

发展,艺术表现手法别具一格。

B.荒诞的手法,现实的内容。史密斯先生是今天现实生活中许多想通过技术手段整容

来追求美的人中的典型,对这样获得的美,人们褒贬不一。

C.史密斯先生整容失败,应该是个个例,不具有普遍意义。如果整容成功,应该是身

心都获得极大的愉悦。

D.店员的表现折射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诚信的缺失和商家的欺诈行为,也暗示出利用

高科技整容本身就是荒诞的。

【2】本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概括小说的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密斯先生的身体被翻新了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