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6年秋冬季,我国中东部地区数度陷于重度雾霾,空气质量较差,能见度偏低。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雾霾天气发生时,白天会导致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与诗句 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A.①辐射B.②辐射C.③辐射D.④辐射
【答案】
【1】D
【2】C
【解析】
试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1】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④减弱,D正确。雾霾出现在大气层,对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没有影响,A错。雾霾天气对地面辐射②没有影响,B错。雾霾天气会增加大气逆辐射,③增强,C错。
【2】图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秋天阴天时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大气保温作用强,霜不易出现,C正确。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甲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为a位置极地上空俯视光照图、丙图为b位置济宁市某中学教学楼正午日影示意图。
(1)甲图中地球公转运动从b到d的天数是186天,从d到b的天数是179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ABC线为晨昏线,其中晨线是_______(填“AB”或“BC”)。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小时。
(3)该校四位同学从b位置所示日期开始,在一个月内,观察正午(以当地地方时为准)教学楼楼影朝向及花坛暗影范围变化(第1次观察的暗影范围为定值R),下列四项观察结果中,你认为最可信的是哪位同学?_______
地理实践主题 | 物影的变化 | |||||||
地理实践时间 | 2019年××月××日至××月××日 | |||||||
地理实践内容记录卡 | ||||||||
次数 | 李同学 | 张同学 | 王同学 | 刘同学 | ||||
楼影朝向 | 暗影变化 | 楼影朝向 | 暗影变化 | 楼影朝向 | 暗影变化 | 楼影朝向 | 暗影变化 | |
1 | 东北 | R | 正南 | R | 正北 | R | 西北 | R |
2 | 东北 | 变大 | 正南 | 变小 | 正北 | 变小 | 西北 | 变大 |
3 | 东北 | 更大 | 正南 | 更小 | 正北 | 更小 | 西北 | 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