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分)读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 图中甲、乙两处河流的河床横剖面特征及成因                  。(8分)

(2)该河流中上游两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3)P地属于             气候。(2分)2005年12月底至06年1月底(即农历初一前后),图中河流三角洲地区出现特大咸潮灾害,从自然因素说明其形成原因。(4分)能有效抑制咸潮的措施有哪些?(4分)(注: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等渠道进入内陆区域,水中盐分超过每升250毫克的自然灾害)

 

【答案】

(20分)(1)甲处:河流流经山区,河流下切侵蚀强烈(2分),河床横割面呈深窄

的V 形河谷(2分)。乙处:河流流经平原,流速减慢,泥沙沉积(2分),河道展宽(2分)。

(2)该地区土层瘠薄;石炭岩地区溶洞、裂隙发育,地表水缺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均耕地少;采用陡坡开垦,乱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每点2分,三点以上6分)

(3)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冬春季节降水少(加之2005年台风在广东登陆较少),河流径流量小(广州地区从去年九月至今年十一月,连续五个月的雨量比常年明显偏少,其中从去年九月二十八日至今,广州雨量只有十多毫米,不仅比常年同期偏少,而且比上三年的同期都偏少);1月底,太阳、月球和地球接近一条直线(朔),从而形成“朔望大潮”;   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或调水压咸;提高节水意识或发展节水产业(两点以上即得4分)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