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该图是农场A和农场B的有关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两农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均属于(    )(2分)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两农场中降水尤其稀少的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两农场中比较接近人口稠密地区的可能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3分)

 

【答案】

(1)C(2分)

(2)混合农业有利于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混合农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2分)。

(3)A(1分) A农场建有引水渠,说明其降水少,农业需要引水灌溉(2分)。

(4)B(1分) B农场的全年收入以乳酪产品、牛肉创造收入为主,说明其为城市和人口聚居区提供大量的乳、肉、蛋、禽等生活食品(2分)。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1)根据农场收入比重判断两农场农业地域类型均为混合型农业。 (2) 图示农业生产采取轮作休耕的种植方式,保持土壤肥力;且生产多种农产品,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3)A农场有水井、风力抽水机、蓄水池等设施,说明降水较少;(4)B农场有花卉、乳酪产品生产,说明距城市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分)该图是珠江三角洲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 2008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 2分

(2)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 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

(3)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4)2003年至2010年,珠三角地区的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可能有(  )2分

①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买卖日益兴旺   

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    

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     

④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图表示该地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此回答(5)-(7)题。

(5).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2分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6).阶段I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2分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7).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II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2分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