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我国局部地区相关信息和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分布的地形地貌(山前洪积-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答案】(1)地形地貌: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水源。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解析】
本案例以我国塔里木盆地绿洲区域为例分析西北地区商品粮等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学生可结合必修二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该地地处塔里木盆地,周围冰雪融水在出山口形成冲积扇演变为绿洲,是在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重要的地带。该地区棉花的生产主要考虑一是光照条件比较充足,二是土壤相对疏松,利于排水和根系的生长,三是位于绿洲附近,有相对较为充足的灌溉水源。
(2)该地距离我国主要的消费市场较遥远,但对于棉花而言,市场需求量大,且该地棉质优良,竞争力相对较高。此外棉花由于是一种易储存易运输的农产品,便于长距离的运输。
(3)对于塔里木盆地商品棉基地而言,该地主要存在的劣势是整体而言灌溉水源不足,是由于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导致的。此外,在棉花采摘的季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该地整体劳动力相对较为短缺,因此劳动力与水源是影响该地棉花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