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下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太阳周年运动轨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
B. 它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
C. 它是太阳真实的运动轨道
D. 它是太阳每日的运行轨迹
【2】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主要作用是
A. 确定日地间位置关系
B. 判断太阳直射点运动
C. 便于农事的合理安排
D. 识别月亮的圆缺变化
【3】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 春分到清明 B. 夏至到小暑 C. 秋分到寒露 D. 冬至到小寒
【4】相邻节气的太阳周年运动轨迹都间隔15°,相邻节气的间隔时间大约是
A. 1小时 B. 1个太阳日 C. 半个月 D. 1个月
【5】从立春到立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或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 B. 向南移动 C. 北半球 D. 向北移动
【6】从立秋到立冬,惠州市可能出现
A. 白昼时间不断变短 B. 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C. 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D. 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7】下列节气中,惠州市的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是
A. 春分与秋分 B. 大雪与小寒 C. 夏至与冬至 D. 芒种与小暑
【答案】
【1】B
【2】C
【3】B
【4】C
【5】D
【6】A
【7】B
【解析】
【1】 “太阳周年运动轨迹” 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反映,B对,A错。它是模拟的太阳运动轨道,C错。它是太阳一年的运行轨迹,D错。
【2】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主要作用是便于农事的合理安排,C对。不能确定日地间位置关系,A错。判断太阳直射点运动、识别月亮的圆缺变化不是主要作用,B、D错。
【3】地球在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节气是夏至到小暑,B对。其它节气公转速度较快,A、C、D错。
【4】相邻节气的太阳周年运动轨迹都间隔15°,相邻节气的间隔时间大约是半个月,一年划分12个月,24个节气,C对。A、B、D错。
【5】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从立春到立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或移动方向是向北移动,D对。A、B、C错。
【6】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从立秋到立冬,太阳直射点南移,惠州市可能出现白昼时间不断变短,A对。日出时刻越来越晚,B错。正午日影逐渐变长,C错。正午日影朝向正北,D错。
【7】惠州市的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节气是大雪与小寒,此时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南,距惠州较远,B对。夏至与冬至影子长度差距太大,C错。其它节气太阳直射点离惠州近,影子较短,A、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