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下列资料及图,回答问题。(16分)
资料一:据《太原晚报》2008年2月20日报道:近年来,作为我国第一产煤大省,山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昔日的“黑色”产业正向“绿色”转型,一个规模化开发、循环利用和深度利用的新格局逐步形成。

(1)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地方政府提出了两套方案(见上图)。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并说明理由。(6分)
(2)山西省煤炭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长期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而且经济效益低下、环境问题突出。近年来山西省利用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不断探索“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新型煤炭产业之路,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结合鲁尔区的改造经验,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6分)
资料二:我国黄河流域图

(3)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之一。长期以来,对黄河流域上中游水电的大力开发,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你持何种意见?请简述理由。(4分)

(16分)
(1)方案②(2分)。 方案①产业链太短,主要输送煤和电,经济效益差(2分);方案②产业链长且交织成网,工业部门多,经济效益好(2分)。(如果只以方案②回答,也可得4分)  
(2)继续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行清洁生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任答三点,得6分)
(3)赞同。水电成本较低;发展水电可把资源优势转变经济优势,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任答两点,得4分)
反对。开发水电易诱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移民安置难度大(任答两点,得4分)。(注:只答出赞同或反对,而没有解释的不得分)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的方案②经济效益高。案②产业链长且交织成网,工业部门多,经济效益好。
第(2)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加强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防治污染,美化环境。
第(3)题,黄河流域上中游水电的大力开发,有利有弊,回答此题要把握住一种意见,阐明理由即可,切记既支持又反对,观点模糊不清。
考点: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查了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另外本题还可考查黄河形成地上悬河的原因。黄河中游因为植被破坏严重,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黄河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所以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悬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