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A. |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 B. |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 ||
C. | 地下谁浅,易挖出水 | D. |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
分析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解答 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地坑院”民居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主要利用当地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的特性.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地坑院”民居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最有利于“城-城”流动的是( )
A. | 人口快速增加 | B. | 产业快速转移 | ||
C. | 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 | D. | 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
9.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 )
A. | 1月 | B. | 5月 | C. | 8月 | D. | 11月 |
6.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 B. |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 ||
C. |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 D. |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
13.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 混合农业 | B. | 大牧场放牧业 | C. | 乳畜业 | D. | 商品谷物农业 |
7.图幅范围内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 500米 | B. | 650米 | C. | 800米 | D. | 950米 |
4.甲、乙、丙、丁四地民居对应的我国文化区,正确的是( )
A. | 甲-东北黑土文化区 | B. | 乙-四川盆地文化区 | ||
C. | 丙-江南水乡文化区 | D. | 丁-云贵高原文化区 |
5.推测当前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主要影响( )
A. | 促进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 B. | 促使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 ||
C. | 具有劳动力优势 | D.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