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边城》的主旨是通过一个充满凄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湘西人民淳良的心灵。

B.文章中几次提到祖父的可能死亡,这样写,是为后文老人在雷雨夜猝死而做了铺垫,也是祖父暗示翠翠要做好思想准备,要她坚强一些。

C.文章中几次提到翠翠的梦境,写她摘虎耳草,是表现她已暗恋傩送,希望听见他的歌,喜欢他歌里的韵味,寄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D.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其中的柔软里有一种薄薄的凄凉,有青春的烦恼,有一种对爷爷吹的曲子中暗示的东西的不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的内涵。D项,对爷爷吹的曲子中暗示的东西的不满与原文之意不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我国书法理论诞生较早,始见于汉代。崔瑗所谓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蔡邕所谓书肇于自然的书法评论,可算是书法理论的萌芽。此后,自然二字出现频率极高,且在不同时段、不同理论家的认知中有着不同的内涵。

汉代的书论中,观物取象意识普遍存在。在此观念下,当时的书论家不但关注汉字点画形状的书写方法,而且注重以自然物象来对应说明点画的形状与面貌。到了魏晋,书论对点画的描述更加微观细致。卫夫人《笔阵图》中提到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以自然之形比附书法之形;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的屈脚之法,弯如角弓之张,则揭示了书法点画形状与自然物象之间的相似性。这种从形状上把自然物象与书法点画紧密相连的理论,属于第一自然——“眼中自然。在后世有关永字八法的讨论中,这种理论被进一步细化,但对自然内涵的拓展上并没有多大进展。用这一自然概念理解书法,具体可感,真实可信,但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毕竟有限。因为,它只能停留在书法具体点画外形的层面,一旦超出点画外形,进入到点画姿态以及整个字的造型与姿态问题时,这种以物对应的办法就陷入了尴尬。于是,书法理论的构建中就出现了第二自然,即胸中自然

胸中自然基于生命意识与书法审美。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用自然物象来喻说书家的个人风格,并以此来表达不同书家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象,如梁武帝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到了唐代,孙过庭《书谱》中讲到书法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这就是说,书法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简单的视觉感官上的相似性,而是自然与人心妙合的产物,需要感受与体悟。

怎样将胸中的第二自然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呢?这就进入了基于法道观念与心性表现的第三自然”——“手中自然。宋代以后,在尚意思潮的影响下,书法的主要追求已经不是妙悟自然,更不是眼观自然,而是心性的自然流露,以及表达方式上的自然而然。苏轼的书写状态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便是他本人真性情、真情感的流露。此类作品,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一切都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即为自由自在,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必然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历代书家正是在观察、体悟、回归自然的过程中,提炼了书法的点画样式,丰富了书法的生命意象,升华了书法的审美境界,终将书法内化为书家的人格修养和心性表达。

(摘编自史忠平《中国古代书论中的自然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崔瑗的“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蔡邕的“书肇于自然”的书法评论,可证明我国书法理论在很早以前就诞生了。

B.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从形状上把自然物象与书法点画紧密相连,这种理论不断细化并影响了历代对“永字八法”的讨论。

C.用“眼中自然”概念理解书法,如果遇到点画姿态以及整个字的造型与姿态问题时,这种以物对应的方法就陷入了尴尬。

D.苏轼的书写状态“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体现了尚意书法追求的心性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方式上的“自然而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代的书论家不仅关注汉字点画形状的书写方法,还注重以自然物象来对应说明点画的形状与面貌,这说明当时已存在“观物取象”的意识。

B.卫夫人《笔阵图》中提到“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以自然之形比附书法之形,对点画的描述微观细致。

C.梁武帝评价王羲之的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的字“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这是用自然物象来喻说书家的不同风格和流露出的不同的生命意象。

D.孙过庭《书谱》认为,在感受与体悟之后,可知书法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简单的视觉感官上的相似性,而且是自然与人心妙合的产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我国书法理论萌芽后,“自然”二字出现频率很高,它的内涵在不同时段、不同理论家的认知中存在着不同之处。

B.古代书法理论中的“眼中自然”“胸中自然”“手中自然”三个阶段互为因果,体现了从偏重自然精神到偏重人格精神的发展过程。

C.宋代书法在尚意思潮影响下,主要追求心性的自然流露以及表达方式上的“自然而然”,以“一切都自然而然”为书法的最高境界。

D.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体悟与回归,历代书家对书法的认识不断深化,由注重点画形状,到注重生命意象和审美风格,再到注重心性表达。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在祭告黄帝文中曰: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探析中国现代转型之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何谓道统治统?简单来说,前者主要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思想传统。后者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的传统。

作为道统的儒家思想传统,虽在历史上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几千年里基本上天下所极重。儒家思想自有真理的闪光点和恒久的魅力,但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历代帝王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不过,以继道统为基础的新治统,其是极其有限的。一个新王朝替代前朝,不会去否定其封建专制,而是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移。不去否定封建专制的新治统,只能表现为对治理之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实践中则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总体上不断强化。

中国历史上,道统治统根深蒂固,强大到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强大到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下始终没有瓦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道统治统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深厚的积淀也使中国天然地缺乏走出传统社会的思想资源和体制基础。当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时,道统治统就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

世界上许多国家经历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但像中国这样历经百年、遍尝艰辛的却很少。譬如,日本在19世纪中叶与中国境遇相似,但它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向现代转型,不应忽略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中国这样的道统治统。历史底蕴的缺乏在转型时反而成为优势,使其更容易放弃原来的自己。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也希望通过改良挽救民族危亡,但根深蒂固的道统治统却阻碍中国的现代转型。近代历史上,早期改良派人物王韬说: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事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亦人道也。这是当时的代表性思潮。此后的中体西用思潮和洋务运动,与其说是向现代转型的一种努力,不如说是对道统治统的竭力维护。再往后,即使辛亥革命敲响了封建专制的丧钟,依然有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真正终结维护封建专制的道统治统,中国也由此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叶帆《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向现代转型艰难的原因,从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顺治皇帝祭告黄帝文中关于道统”“治统的话中可见一斑。

B.道统主要指古代圣君、贤臣、孔孟诸位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的思想;治统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传统。

C.儒家思想传统被认定为道统,历史上虽然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在几千年里可以说被天下人极为看重。

D.历代帝王注重的不是儒家思想的真理和魅力,而是其对封建专制合法性的诠释及对统治秩序的巩固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巩固统治,历代帝王均对承继道统极为看重,在此基础上,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

B.替代前朝的新王朝不会去否定封建专制,只能表现为对统治细节的修补,客观上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C.道统与治统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非常强大,并未因少数民族政权强势侵入而被弱化,并未因西方列强不断侵略而被割裂。

D.作为思想资源、体制基础的道统与治统保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却成为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沉重的历史包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世纪中叶中国与日本境遇相似,却没有能够通过改良或革命向现代转型,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国有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的羁绊。

B.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各种关于改良的思潮、运动,与其说努力向现代转型,不如说竭力维护道统与治统。

C.辛亥革命敲响封建专制的丧钟,仍有称帝闹剧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区别在于是否真正终结道统与治统。

D.所谓继道统,是为巩固专制统治;所谓新治统,是为完善专制统治。两者均是对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