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A.A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是灌溉水源充足

B.B地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C.C地发展河谷农业最主要的原因是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D.与D地区相比,F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2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这些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A.气候温暖B.暴雨频繁C.地质复杂D.植被破坏

【答案】

1C

2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及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

1本题考查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据图可知,A地为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提供灌溉水源,所以农业发展的优势是灌溉水源充足;B地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发展绿洲农业,不合理灌溉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而C地处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深切河谷两岸,发展河谷农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地势低,气温高,热量相对充足,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水源丰富;D为珠江三角洲,F为松嫩平原,松嫩平原地广人稀,黑土广布,与珠江三角洲相比,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故本题选C。

2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E地区为西南横断山区,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断层发育,地形起伏大,碎石多,地质条件复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夏季暴雨频繁,加之植被破坏,所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频发与气候温暖无关。故本题选A。

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①自然原因:板块边界、地形、气候、植被 。②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大型工程建设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米泉,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因“多泉盛产大米”而得名,1997年撤县建市成立米泉市,2007年并入乌鲁木齐市,与乌鲁木齐东山区合并为米东区。米东区人口28万,面积3407平方千米,矿产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经济实力居全疆前列。米东区当前的定位是乌鲁木齐城市副中心,全疆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核心区、重要的化工工业城和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乌鲁木齐市绿色食品基地和重要的人居生态新区。

材料二 米泉水稻种植起于汉唐时期,大发展于清代。清代纪昀被遣戍新疆,对县境稻乡曾写诗赞道:“十里春畴雪作泥,不须分垄不须畦。珍珠信手纷纷落,一样新秧出水齐”。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后,实行“屯垦戍边”,部分官兵就地垦荒种植,提取200米以下深井水灌溉,使米泉成为了有名的水稻产区。米泉大米米粒饱满、整齐、光洁度高,不含杂质、胶质含量高、品味香醇,富含铁、硒、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米全牌大米”、“泰康有机米”、“乾德稻蟹米”等均是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品牌,成为地方名优商标。“米全牌大米”于本世纪初首次出口东南亚,2007年以后,“米全牌大米”被钓鱼台国宾馆选中,进入国宴食品行列。解放以后,米泉水稻种植面积由50年代的4万亩扩大到90年代最高的11万亩,2016年跌至低谷6.5万亩。米东区不断探索水稻“保护性生产”模式,2009年,米东区科技局开始实验稻田蟹养殖,2011年开始全面推广,2013年“稻蟹共生”田面积达到高峰近1万亩,稻蟹米每公斤22元左右,稻田蟹每公斤200元,大多是订单销售。

材料三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位置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湄南河平原相比,米泉大米的生产优势。

(2)推测米泉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可能原因。

(3)分析米东区稻田养蟹在“保护性生产”中的作用。

(4)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答,则按所答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①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为米东区农业发展献计献策(至少列举两条)。

②列举米东区建设全疆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的意义(至少列举两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