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轨道与金星轨道之间B.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C.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D.木星轨道与天王星轨道之间
【答案】
【1】B
【2】C
【解析】
【1】图中显示,八大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环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图中c(地球)行星与d(月球)卫星构成行星系统——地月系,因此图中共有2级天体系统。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2】图中显示,小行星带位于e和f两行星轨道之间,e为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四颗行星应为火星,f为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五颗行星应为木星,因此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八大行星及运动特征: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从北极上空看,各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沿着近圆形的轨道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题目】“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地区粮食生产、耕地、水资源和人口情况
材料二: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表
粮食生产指标 粮食产区 | 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 | 人均粮食占有量(千克) |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北方产区总计 其中:松辽河产区 | 53.9 11.5 | 67.3 19.7 | 85.1 31.9 | 328.4 366.5 | 400.7 495.2 | 421.5 569.5 |
南方产区总计 其中:长江产区 | 46.1 29.7 | 32.7 24.3 | 14.9 11.3 | 334.9 352.6 | 355.1 396.3 | 328.0 379.9 |
(1)分析材料一,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的是什么地区?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有哪些;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特点是什么。
(3)分析南方产区长江三角洲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