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正式成立。2005年5月13日联合国在《湿地公约》亚洲区域会议上,正式批准三江源国家保护区的鄂陵湖、扎陵湖湿地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标志着三江源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原湿地之一。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鄂陵湖、扎陵湖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长江源头流量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1)D

(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3)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川后退;植被遭到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解析: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三江源保护区的总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主要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此处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珍稀野生动物70余种;此处是三江流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这一地区的生态破坏将对三江流域内各省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 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 400余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河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材料二 图A:京杭运河图;图B:南水北调部分路线图;图C:南水北调某条路线剖面图。

材料三 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角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图B中①为南水北调东线,试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何优越的条件。(3分)

(2)图C为图B中________线的剖面图(填数字);a河是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流域。(3分)

(3)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曾六下扬州。结合图A,试分析古代运河对扬州城发展的影响。(3分)

(4)结合材料和图,试分析京杭大运河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3分)

(5)试描述京杭运河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变化。(3分)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