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 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 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 推广蔗基鱼塘 B. 推广水稻种植
C.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1】A
【2】C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和图中信息,可以推出该区域的25个方格中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每个方格中两个数字相同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变化。图中有11个”11”、8个”31”、4个”33”、1个”12”、1个”22”,说明该区域2005年比1979年湖泊面积大量减小而转化成耕地,湿地面积较小,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水生生物物种减少(D错)。又由于该区域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A对),空气湿度减少(B错),干旱、洪涝频率可能增加(C错)。所以只有A项正确。
【2】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C灌溉农业是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故B错,C对。蔗基鱼塘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