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的补给河流,其河口处有面积达500平方千来的湿地。贝加尔湖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但距湖面10米以下的水体却是一片宁静。湖水随季节交替,水体一年内会发生两次大循环(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属双循环湖(一般情况下,湖水水温在接近4℃时密度最大,当密度随深度增加时湖水稳定,反之则会产生对流循环)。每年的1月至5月,湖面结冰。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湖水非常清澈,居世界第二位。贝加尔湖沿岸植被茂密,水生生物资源平富,钩虾等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的动物种类丰富。

(1)说明贝加尔湖湖水双循环发生的季节及原因。

(2)分析贝加尔湖结冰与融冰对气候的影响。

(3)分析贝加尔湖湖水清激的原因。

【答案】(1)第一次:秋季,秋季气温下降快,表层湖水迅速降温,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第二次:春季,融冰时期,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

(2)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湖水结冰时,会释放大量热量,使湖区周围气温较本区其他地方气温高;春季融冰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湖区周围气温较本区其他地方低。

(3)由于贝加尔湖湖盆较深,10米深处湖水宁静,利于颗粒物质沉降;属于贫营养湖,水中的氢、磷等营养物质少,藻类植物的密度小;钩虾等动物能分解水和动物尸体,维持湖水的清澈;沿岸植被茂密、河口处湿地广布,河流携带进入湖泊的泥沙少。

【解析】(1)根据材料提示,湖水随季节交替,水体一年内会发生两次大循环(表层和底层湖水交换),一般情况下,湖水水温在接近4℃时密度最大,当密度随深度增加时湖水稳定,反之则会产生对流循环,所以一年有两次,第一次,秋季气温下降快,表层湖水迅速降温,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第二次,春季融冰时期,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表层湖水下沉,底层湖水上泛。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纬度等。从图中可知,贝加尔湖位于55°N附近,纬度高气温低;该湖泊海拔较高,气温低;湖水比热容大,夏季增温慢;由材料可知,该湖1-5月份才封冻,夏季解冻,大量吸热,起降温作用,因此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夏季凉爽。

3)湖水清澈透明,说明泥沙量小、污染小;由材料贝加尔湖特产的端足类虾每天可以把湖面以下50米深的湖水过滤七八次,可知湖中端足虾类起净化作用;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注入湖泊的河流含沙量较小;湖泊深度大,泥沙沉积在湖底,不易上泛;附近人口密度小,工业污染较少等,因此贝加尔湖湖水清澈透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