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066-4299m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1)说出A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选择其一说明其分布及发展的自然条件。
材料二 B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m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11172.53km2,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0793.66km2,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2)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材料四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五 青海省循环经济中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
(3)据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重要意义。
【答案】(1)种植业(耕作业),畜牧业、林业。
种植业: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层较深厚。
畜牧业:海拔较高、热量与水分较差的山地,热量与水分较差适合牧草生长。
林业:海拔较高的南坡,热量较充足,降水比较丰富。(任选1种)
(2)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科技一一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优良品种培育;放牧方式一一科学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舍饲和半舍饲、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数量一一适度放牧;减灾防灾一一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
(1)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的掌握,区域农业类型根据地形、纬度、海拔高低、气候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地势较高原面地势低,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说明该地多河谷地带,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层较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海拔较高、热量与水分较差的山地,热量与水分较差适合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海拔较高的南坡,热量较充足,降水比较丰富适宜发展林业。
(2)根据材料可知B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m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因此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草场退化或生态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主要是草地的破坏,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应从改变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技术、合理适度发展及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分析。具体表现为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优良品种培育;改变放牧方式,科学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舍饲和半舍饲、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适度放牧;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根据材料和图可知该地区资源丰富,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意义分析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考虑。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清洁生产。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社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