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年12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出席中哈天然气管道竣工仪式,并共同按下管道启动按钮。该管道的竣工通气,标志着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取得重要进展。读图回答问题。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路线图
【小题1】与海运相比,管道运输的优点是 。
【小题2】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最显著的差异是 。
【小题3】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是 。
【小题4】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会产生哪些有利影响?(至少答三点)
【小题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和 。
【小题6】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 等。
【小题7】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路线经过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小题1】不受天气影响,安全可靠,连续性强;耗能少,成本低
【小题2】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小题3】地理位置相近,能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短,安全性好;中亚能源资源丰富;中国能源供不应求,市场广大
【小题4】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缓解东部大气污染
【小题5】提高能源利用率 大力开发新能源(大力发展低能耗产业)
【小题6】水资源紧缺、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小题7】游牧畜牧业、旱作农业、水田农业
解析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2009年12月7日当地时间10时40分,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分析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在该国水下6米处的海底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4日,尼泊尔总理尼帕尔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海拔5262米处主持召开了内阁会议,以此呼吁全世界关注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山区的影响。
(1)分析丹麦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关于图所示区域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峡湾 |
B.东面海峡表层海水由北向南流 |
C.德国北部地势低平,农业发达 |
D.北海海域油气和渔业资源丰富 |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马尔代夫和尼泊尔的主要威胁和原因。
(5)分析我国耗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合理化建议。
(6)本次大会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有12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到会,说明了解决全球大气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