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族先民在苍山脚下、洱海湖畔修建的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三座古城曾先后作为我国古“南诏国”的王都(如下图),持续长达515年。其中,太和城40年,大厘城25年,羊苴咩城则长达450年。羊苴咩城自八世纪中叶已被称为“大理城”,古城西侧有村曰“水碓村”(水碓即水磨),曾是加工米的地方。三座古城附近溪流流量数据见下表。
(1)分析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便于防卫的条件。
(2)分析与羊苴咩城相比,溪流对太和城、大厘城的不利影响。
(3)指出“水碓村”选址在大理古城西侧的有利条件。
【答案】(1)西有高山、东有湖泊的阻挡,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南北两端山地与洱海距离近,便于修建防御工事,工程量小。
(2) 羊苴咩城溪流较多,空间分布均匀,年径流量和洪水期流量适中便于利用,枯水期流量相对较大,可满足用水需求。太和城河流数量较少,流量较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易产生水资源短缺;大厘城尤其是洪水期流量过大,再加上大厘城地势平坦起伏小,不利于排水泄洪,易发生洪涝灾害。
(3)坡度大,水流动能大;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军事防卫功能的自然条件、河流水文特征对城市的影响及影响农产品加工作坊的布局因素等知识点,结合图表资料及所学基础知识不难解答。
(1)本题主要考场城市建设的区位条件,古代城池防卫的防卫功能主要是依据自然条件进行防御,根据图中信息,太和城、大厘城、羊苴咩城东临洱海,洱海面积广大,东西较宽,南北长,可作天险保护三城,防止外敌入侵;图中等高距为400米,西部等高线较多且密集,西部山地高大,可作为天然屏障,利于防御外敌入侵;图中南北各有一处关隘,说明该地地形南北狭长,陆上需要设置的关隘少,兵力投入少;东西向支流多,流速快,汛期洪峰流速更快,是天然护城河。
(2)河流的径流量总量尤其是旱季流量大小是城镇选址的重要条件,水量过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水量过大则会带来洪涝等自然灾害。河流的数量和空间布局也影响水资源利用的便利性。结合图表资料分析可知,羊苴咩城溪流较多,多达10条,空间分布均匀,年径流量和洪水期流量适中,地形坡度适中,洪峰流量适中,便于泄洪,利于取水,枯水期流量相对其它两城较大,可满足冬季用水需求。太和城河流数量较少,年径流量最小,坡度最陡,流速快,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用水需求,易产生水资源短缺;大厘城年径流量最大,尤其是洪水期流量最大,据图可以看出大厘城等高线稀疏,地势最平坦,不利于排水泄洪,易发生洪涝灾害;据图可以看出大厘城位于洱海水位线以下,存在被洱海淹没的危险。
(3)水碓即水磨,是用水作动力,西部坡度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为大米加工提供充足动力;位于河流上游,污染小,水质好。羊苴咩城建都长达450年,人口多,市场广阔;建都历史悠久,农业、工业技术较发达;河流众多,水运便利,可顺流往下运输,成本低;水资源丰富,水稻产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