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已经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的A点悬挂两个总重为2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拉力应为________ N,此时的杠杆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如果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在支点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图中的杠杆,能较为精确地测量出悬挂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 kg.(g取10N/kg)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表中第4次所缺数据为________ .
小华是采用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的方法探究的,所以根据实验情况她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在与同学交流时,小敏同学指出了她的错误,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帮助小华解决了困惑。小敏的操作是________。
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有关,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若飞机、轮船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0 , 此时牵引力F1=________ (用已有的物理符号表示),当飞机、轮船以2v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________ P0 .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i)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ii)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将分别按如图、如图、如图和如图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按图________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________(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按图________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是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________(正确/错误)的;
(iii)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或“右”)。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________个钩码。
(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
实验中测量三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该结论最早是由古希腊物理学家________(填人名)得出 。
如图所示,将相同重物提升相同高度时,两小儿发生争辩,关于机械省力、省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辩论,你支持小芳还是小明的说法?不支持另外一方的原因是什么?
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3m,绳端拉力为50N.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绳端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2)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
(3)拉力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物理学的宏伟大厦,凝聚了若干物理学家的成果和毕生心血,为了纪念他们对物理学的贡献,人们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以哪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A. 牛顿 B. 焦耳 C. 安培 D. 欧姆
两根电阻丝的电阻分别为15欧和30欧的电阻,将它们串联接入同一电源两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A. 1:2 B. 2:1 C. 1:4 D. 1: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
A. 安培
B. 伏特
C. 焦耳
D. 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