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2V,小灯泡L1的规格为“6V 3W“,小灯泡L2的规格为“2.5V 0.3A”,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假设灯丝阻值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L1的电阻小于小灯泡L2的电阻
B. 该电路只可以使小灯泡L2保持正常发光,而不能使小灯泡L1保持正常发光
C. 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小灯泡L1做的功小于通过小灯泡L2做的功
D. 当该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通电lmin,小灯泡L1灯丝产生的热量为0.48J
如图所示,是世界杯比赛用球“普天同庆”,它的质量为444g,那么它放到草地上时,草地对它的支持力为________N,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是地球上重力的1/6,则把“普天同庆”拿到月球上,它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N。
夏天要下雨时家里的水缸会有“出汗”现象,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原因是冰雪熔化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理想能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B. 核能的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C. 能量是守恒的,不会发生能源危机
D. 化石能源、水能、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星同学选择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他先点燃蜡烛,将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如图所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由远到近逐渐向透镜移动,当蜡烛在35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若再将蜡烛移至25cm处,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把蜡烛放在4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蜡烛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距凸透镜34cm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倒立的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8cm B. 15cm C. 18cm D. 20cm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他知道声音是由鼓面的________发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目的是_______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a.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
b.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
c.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______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d. 结论:________.
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