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存在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需改动导线处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画出正确的接法________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应该把滑片向________(填“A”或“B”)端

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

(4)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表格如分析表格,可得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电功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断开 B 2.5 灯泡的实际电功率越大灯越亮

【解析】(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应该断开开关;

(2)实验时应将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所以电压表应与灯泡并联,电路图如图:

(3)由图乙知道电压表的量程是3V,读数为2.3V,由于此时电压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了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将滑片向B端滑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P=UI知道,小灯泡几次的电功率分别是:0.68W、1W、1.32W,且随着电功率的增大,灯泡在变亮,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电功率的关系是灯泡的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请阅读无处不在的静电并回答下列各题。

无处不在的静电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现象。这些神奇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部因素影响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原子因减少电子而带有正电,B原子因增加电子而带负电,从而造成电子分布不平衡。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就会发生电子的转移,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说静电现象无处不在。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播放电视节目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象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种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漆黑的夜晚,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噼啪”的响声,而穿全棉衣服时就不易发生该现象;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和静电除尘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摩擦起电是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下列所列举的四种微粒中,其中尺度最大的应该是______

A.分子电子原子质子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中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是______

A.穿全棉的衣服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使用尼龙围巾

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A.质子发生了转移电子发生了转移原子核发生了转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