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 )
A. 一次响声 B. 两次响声 C. 三次响声 D. 四次响声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A. B. C. D.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A. 一个放大镜 B. 投影仪镜头 C. 照相机镜头 D. 一个平面镜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__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________ 是正确的。
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热机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燃烧10 kg的汽油(热值为4.6×107 J/kg),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J。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必须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接下来的步骤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同学们认识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纠正了生活中的错误认识,那就是像的大小只由________的大小决定.某小组发现,虽然蜡烛A、B相同,但B与A的像不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