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1.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B.
    正立缩小的实像
  3.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A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物距的概念,知道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
同时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f=10cm,则2f=20cm.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物距u=25cm>2f.
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搞清物距,并记熟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0?绵阳)(1)小李同学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五个选项是他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片段:
A.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吗?
B.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近.
C.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用手握住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之间吹气.
E.如果空气的压强与空气的流速有关系,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将相互靠近.
用以上片断的序号将小李同学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小李同学首先提出了问题,并给出了猜想或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的实验是
D
D
,进行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
B
,…,最后,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到的结论是
C
C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
海波的温度/℃40.043.948.048.048.048.051.855.6 
请在如图的温度-时间图象中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得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海波是晶体.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除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刻度尺
刻度尺


②按正确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结果如下表.
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
虚实大小正倒
u>2f40缩小倒立13
u>2f24缩小倒立17
2f>u>f18放大倒立22.5
2f>u>f13放大倒立43
u<f8放大正立40
u<f4放大正立7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断
D
D

A.13cm>f>8cm    B.13cm>f>9cm    C.12cm>f>8cm    D.12cm>f>9cm
④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与像距相比,物距
小于
小于
像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6Ω.除小灯泡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3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供选择的器材有:电流表A1(量程为3A),电流表A2(量程为0.6A),电压表V1(量程为3V),电压表V2(量程为15V).
①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电流表应该选
A2
A2
,电压表应该选
V1
V1

②某小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当闭合电路的开关时,出现下表所示的不正常现象.
顺序电路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原因
小灯泡的亮暗电流表的示数I/A电压表的示数U/V
不亮0.400
不亮03.0
很暗0.100.60
下列关于上述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A

A.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B.甲是小灯泡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C.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大
D.甲是小灯泡断路,乙是小灯泡短路,丙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③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0.24
0.24
A,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6
0.6
W.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
11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原因是
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3)如果物距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
像(实/虚);   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放大镜
放大镜

(4)在实验中已经得到清晰的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
完整
完整
的(完整/不完整),但亮度变暗.
(5)实验发现,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普通照相机使用就要调焦.小明想:
“傻瓜”相机使用时不需要“调焦”,不论远近都可以拍出较清晰的相片.如是他查阅了说明书和资料了解到,照相机焦距是35mm时,拍摄景物在3m以外,并得到镜头成像时像距υ和物距u的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简要说明该相机拍摄景物在3m以外的景物时不需要调节像距的理由.
3m以外后,像距几乎相同
3m以外后,像距几乎相同

u/m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υ/mm 36.27 35.85 35.62 35.50 35.41 35.35 35.30 35.26 35.23 35.21
(6)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以上装置,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
①将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远视眼镜对光线有
会聚
会聚
作用,它应该是
透镜.由此可知,在远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后方
后方
(前方/后方)
②取下远视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
近视
近视
眼.
某同学在如图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利用蜡烛烛焰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Ocm,你根据你探究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帮他完成探究当物距为2Ocm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完成实验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性质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性质是什么

科学猜想: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像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像

猜想的理由:
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像,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像.两种成像情况中间有个过渡
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像,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像.两种成像情况中间有个过渡

设计实验:(略)
学生实验:(粗略写出实验步骤)
步骤1
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在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在蜡烛、凸透镜、光屏,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步骤2
凸透镜在40cm刻度处,蜡烛在20cm刻度处
凸透镜在40cm刻度处,蜡烛在20cm刻度处

步骤3
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
调节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

分析和论证:(只要求粗略写出分析和论证的思路)
示例:如何说明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观察像的大小并与烛焰的大小比较,像比物大就为放大,像比物小就为缩小.
如何说明物像的正、倒关系:
观察像的倒正并与烛焰的倒正比较
观察像的倒正并与烛焰的倒正比较
像是倒立的
像是倒立的

如何说明像的虚、实:
光屏上能接到像
光屏上能接到像
像是实像
像是实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