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多选)用托盘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调节游码到某一位置上。当天平的指针出现下列哪些现象时,可以开始读数( )
A. 指针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
B. 指针静止在分度盘最左端
C. 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D. 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
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 g,一块体积是10 cm3的奥运会金牌为5盎司,它是纯金的吗?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如果用天平(最小砝码质量为5 g)测量其质量,则天平的游码指示值应为________ g。(ρ金=19.3×103 kg/m3)
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是3.8×105km,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则至少需经历________s后,才能接收到月球返回地面的光信号.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白色的太阳光是最简单的光
B. 人们把红、黄、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C. 照相机镜头前加滤镜是为了使像成的更清晰
D. 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片后,只能通过绿色的光
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______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偏________。
人类的眼睛
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无论光线是明亮还是昏暗,远在天边的山峦、近在眼前的物体,都能在眼睛中成像.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被观察的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所成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当晶状体凸起程度最大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应佩戴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________cm.
(3)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当睫状肌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_,眼睛可以看清________的物体;当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变___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________,可以看清________的物体.
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远视镜
B.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 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小明在家中找到了一根金属丝,利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它进行了研究: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其长度为 ________ ;如图所示,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 ________ ;测量体积如图,则该金属丝的密度为 ________ kg/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