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按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Ω 2A”字样。
①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图中 端(选填“A”或“B”)。
②他正确连接电路且规范操作,实验中分别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其两个端点,下图所示的电表示数分别为滑片在不同端点时电流或电压的情况。请在下表中将该同学尚未记录的数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_____________(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实验 序号 | 电压Ux (伏) | 电流Ix (安) | 电阻Rx (欧) | 电阻的平均值(欧) |
1 | | | | |
2 | 4 | 0.38 | | |
3 | | | |
B实验
序号电压Ux(伏) 电流Ix
(安)电阻Rx
(欧)电阻的平均值(欧) 1 3 0.3 10.0 10.4 2 10.5 3 4.5 0.42 10.7
解析试题分析:在连接电路时,为了安全起见,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通过第2次实验,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5Ω。当滑片P移至A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电阻RX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4.5V,电阻RX中的电流不会超过0.6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的是0~0.6A的,由图可以读出其示数为0.42A,由此可算出电阻大小约为10.7Ω。当滑片P移至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Ω,电阻RX两端电压为3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4.5V-3V=1.5V,根据滑动变阻器可以求出电路中的电流为0.3A,则电阻RX的电阻为。在测电阻的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考点:电路变化计算

为了找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郑能同学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1)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
①下面的实物连接图出现了两处错误,请在错误的连线处打“╳”,并以笔代线,将正确的连线画出来(连线不得交叉)。
②检查改错,电路连接无误后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I—U图象。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5 | 1.0 | 1.4 | 1.8 | 2.2 | 2.6 |
电流I/A | 0.10 | 0.20 | 0.28 | 0.26 | 0.44 | 0.52 |
③第 次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由图象分析得出,该实验所用电阻为 Ω。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在A、B间更换电阻后,接下来应该调节 ,使电压保持不变。更换电阻,重复操作可得出结论。
(4分)同学们利用输出电压恒定的电源、电阻箱和电流表等器材测量定值电阻Rx的电阻值.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他在检查电路时发现,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无示数,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指针急剧向右偏转至端点,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_________ (填序号).
A.开关S1处断路; |
B.开关S1处短路; |
C.待测电阻Rx处断路; |
D.电阻箱接入电路电阻值为零; |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的示断为I.
②将电阻箱的电阻值调到 _________ ;
③开关S1、S2都闭合后,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所示,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___ ;
④待测电阻Rx= _________ Ω.

(8分)图中是小红同学探究”通过电阻上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电路,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2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①请你在实物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在最大阻值位置)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中所示,试分析:实验时所选用电阻R的阻值为 Ω,表格中所缺的数据应为__ _A,得出的结论是 .
U(V)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I(A) | 0.1 | 0.2 | | 0.4 | 0.5 |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