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文章后回答问题.

我国航天事业的三大里程碑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为一椭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1990年4月7日,我国用“长征”3号火箭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同步卫星,这表明了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9年我国发射的“神舟”一号飞船,在大空运行14天,行程6.0×105 km,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外层空间科学实验,最后完好地返回地面.

  2001年1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回收,并将在此基础上,实现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预示着我国将很快进入载人航天时代.

  飞船回收舱在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剧烈摩擦而急剧升温,回收舱外的保护涂料层在高温下迅速变成气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回收舱不致温度过高而被烧毁.

(1)

当“东方红”一号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能增加________能减少.

(2)

地面上的人看来,“亚洲”一号同步卫星的运动特点是

[  ]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

D.

南北向运动

(3)

“神舟”一号在太空飞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km/h.

(4)

涂料层保护回收舱的原因是________.

(5)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是利用水________时吸热,避免发射架在高温下熔化;上升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和________能.

答案:1.重力势,动;2.C;3.1.8;4.利用熔化、汽化吸热降温;5.蒸发,内,机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物体的内能  
        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像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做热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但是物体内不同的分子运动的快慢也存在差别,即其动能有大有小,因此我们不可能研究每个分子的动能,只能研究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温度低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小.
        我们知道,当弹簧被拉长或压缩时,其弹性势能就会发生变化.而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无形的弹簧”-- 引力和斥力,因此,构成物体的分子也具有由于分子间的相对位置而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分子势能越大。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往往与分子的性质、物体的体积有关。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 冰熔化时,分子动能____,分子势能____ ,内能会____;而铁块在熔化时,分子动能____ ,分子势能____ ,内能会____ ;蜡在熔化时,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___ ,内能会      .(以上选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由以上几例可知,当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势能____(填“一 定”或“不一定”)变火.    
(2) 为什么瓶中的酒精蒸发一些后,酒精的温度会降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