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填单位:一瓶酒精的质量为500 ,成年人步行时的速度为5 ,氧气的密度约1.43 .
【答案】g;km/h;kg/m3.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质量、速度和密度常用的单位和物体的质量、速度、密度填写单位.
解:
一瓶酒精的质量为500g;
成年人步行时的速度为5km/h;
氧气的密度较小,约为1.43kg/m3.
故答案为:g;km/h;kg/m3.
【题目】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
B.利用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高
【题目】一只容积为4×10﹣4m3的瓶内盛有0.3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1块相同的小石子后,就能从瓶中喝到水了.求: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题目】(4分)某兴趣小组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正对平行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移动(选填“向左”或“向右”)。
(3)将凸透镜和蜡烛分别固定在“100”和“80”刻度线上,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 、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
【题目】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题目】在测量中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为了( )
A. 避免产生误差 B. 避免产生错误
C. 可以减小误差 D. 提高准确程度
【题目】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题目】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小明午餐大约吃4㎏的米饭
B. 教室的高度大约是7m
C. 港城六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
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聚焦普通人家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是一盘我们冬天特别爱吃的莴笋炒腊肉,对烹制过程中所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冬天腌制腊肉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分子在低温下没有做无规则的运动
B. 炒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
C. 放入锅中爆炒,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莴笋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D. 上桌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由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