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_____形成的像.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
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 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如图所示是冰加热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中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_______℃,熔化过程共计用了______分钟:DE段物质正在 _________,其沸点是_______℃;这是一个_______热过程;图中__________段图线有错误。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从而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__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______,再分别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平行光线射到_________的表面,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_________,平行光线射到_________的表面,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这种反射叫_________。它们都遵守_________。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它发生了_________。我们有时会看到高楼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这是由于太阳光在玻璃上发了_________。
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能够看到掉在地面上不发光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为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了物体上
B. 书发出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
C. 书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雨后的彩虹
B. 树荫下的光斑
C. 池水看起来“浅”
D. 树在水中的倒影
如图所示,物体A B高1.6 m,平面镜C D高0.6 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 m D. 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
选用恰当的单位分别填入横线上
(1)某人身高1.82________
(2)物理课本宽度182________
(3)铅笔的长度20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