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来呢?”小明做了下面的探究实验.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②简要说明理由:
(4)若要探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是否相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在液体中某一深度处,改变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于
大于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B
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软管与U形管左支管接触不严密(或漏气)
软管与U形管左支管接触不严密(或漏气)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不可靠
不可靠
的.(选填“可靠”或“不可靠”)②简要说明理由:
没有控制液体深度这个变量
没有控制液体深度这个变量
.(4)若要探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是否相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在液体中某一深度处,改变
橡皮膜的方向
橡皮膜的方向
,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分析:(1)U形管两边出现高度差是因为两边气体的压强不同而造成的.若在没有给橡皮膜施加压强时,U形管两边出现高度差,则应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被封闭的气体会由于被压缩而压强增大,从而使U形管两边出现高度差.若软管与U形管左支管接触不严密,则会漏气,这样U形管两端不会出现高度差.
(3)知道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与液体密度有关,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压强计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4)探究同一深度的压强相等,需使金属盒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改变橡皮膜的方向,并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2)当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被封闭的气体会由于被压缩而压强增大,从而使U形管两边出现高度差.若软管与U形管左支管接触不严密,则会漏气,这样U形管两端不会出现高度差.
(3)知道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与液体密度有关,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压强计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4)探究同一深度的压强相等,需使金属盒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改变橡皮膜的方向,并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解答:解:(1)从图(a)可以看出,左边的液面比右边的液面低,所以左边液体上方的压强大.
此时需将软管拔下,重新安装.
(2)若软管与U形管接触不严或漏气,即使挤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也不会出现高度差.
(3)(d)与(c)金属盒不在同一深度处,所以无法用其来判断(a)与(b)的密度大小关系,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4)在探究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并改变金属盒的方向,比较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故答案为:(1)大于;B;(2)软管与U形管左支管接触不严密(或漏气);(3)①不可靠;②没有控制液体深度这个变量;(4)橡皮膜的方向.
此时需将软管拔下,重新安装.
(2)若软管与U形管接触不严或漏气,即使挤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也不会出现高度差.
(3)(d)与(c)金属盒不在同一深度处,所以无法用其来判断(a)与(b)的密度大小关系,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4)在探究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时,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并改变金属盒的方向,比较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故答案为:(1)大于;B;(2)软管与U形管左支管接触不严密(或漏气);(3)①不可靠;②没有控制液体深度这个变量;(4)橡皮膜的方向.
点评:此题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考查了学生对压强计气密性的检验.同时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