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8?潮南区模拟)为了探究物体受力的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小林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5N的钩码如图,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钩码的运动状态 |
弹簧测力计读数(N) |
① |
匀速向下运动 |
5 |
② |
匀速向上运动 |
5 |
③ |
减速向下运动 |
6.5 |
④ |
减速向上运动 |
3 |
⑤ |
加速向下运动 |
3.8 |
⑥ |
加速向上运动 |
7.2 |
(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钱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等于
等于
钩码重力(选填“大小关系”)理论依据是: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
.
由③⑥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大于
大于
重力(选填“大小关系”)
由④⑤可知,钩码在减速向上或加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
小于
小于
钩码重力(选填“大小关系”)
(2)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作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依上述探究情况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
D
D
.
A.一直增大,但最后等于体重
B.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等于体
C.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
D.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体重
(3)如果一只猴子加速爬上一根竖直的竹杆,那么猴子受到的摩擦力
大于
大于
猴子的重力(选填“大小关系”)
(4)如果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受到1000N的水平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受到2000N的水平拉力,那么车将做
加速
加速
运动,此时将拉力大小改为1500N,那么车将做
加速
加速
运动.
分析:(1)a、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二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直接得出结论.
bc、因为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此时受非平衡力作用,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不等于钩码的重力.
(2)根据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利用上面得出的结论进行解答.
(3)先对猴子进行猴子进行受力分析,即竖直向上受到摩擦力作用,竖直向下受重力作用;由(1)中得出的结论可得:加速向上运动时,竖直向上的力大于重力.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平衡,即汽车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1000N;由于汽车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比,故当汽车所受的拉力发生变化时,比较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1)a、因为钩码在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二力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因为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时,此时受非平衡力作用,由③⑥的读数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对钩码的拉力大于钩码的重力.
c、因为钩码在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时,此时受非平衡力作用,由④⑤的读数知: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小于钩码的重力.
(2)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根据上面的结论,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人的体重.所以D符合题意.
(3)因为猴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当猴子加速上升时,摩擦力大于重力.
(4)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等于拉力,即1000N;当汽车受到的拉力为2000N时,拉力大于摩擦力,因此汽车做加速运动;同理当拉力为1500N时,拉力仍然大于摩擦力,即汽车仍然做加速运动.
故答案为:(1)等于,二力平衡;大于;小于.(2)D.(3)大于.(4)加速;加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涉及到了非平衡力,此知识点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因此此题属于中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