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现有量杯、水、盐水和一块橡皮泥,通过实验测橡皮泥:
①体积,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③质量,④密度,⑤在水中受到的压强.能完成的是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可能跟物体振动的某一因素有关。
设计与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在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B.
C. D.
某小组同学研究柱形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情况,他们将高H为0.15米、横截面积为S的 圆柱体挂在测力计下,并将其逐步浸入同一容器的液体中(液体不溢出),如图所示,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计算出相邻两次实验中h的变化量△h,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液,将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r1>r2)
表一(液体密度为r1)
表二(液体密度为r2)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9~14中F液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和9~14中△F液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或15、1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数据与上述的结论不相符合,简述数据与小红结论不符的原因_______。
④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或9~14中△F液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和9~14中△F液和△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增加量△F液除了与h和液体种类有关之外,可能还与物体自身的形状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需添加的器材为_______。
器材:圆柱体甲 高 H=0.15米 横截面积 2S;
正方体乙 边长H=0.15米 横截面积 S;
圆柱体丙 高 H=0.2米 横截面积 S。
在学习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B. 要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C. 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D. 发现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应进行修改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
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所示,用两把尺子测同一长方体的边长.甲尺测量的结果为_____ cm,乙尺测量的结果为_____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