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在制作 “小孔成像观察仪”的活动中,小光同学将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制成如下图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__像,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形状__________关.
(2)为了清楚的观察像,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需要将光屏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因此。制作观察仪时,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应放在圆筒的____________(选填A或B)
【答案】实像 直线传播 无 较亮 较暗 A
【解析】
(1)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所以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2)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像,通常选择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需要将光屏放在较暗的环境中,使像更清晰;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前端即A端
【题目】小敏、小颗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 序号 | 小球到固定 点距离/(摆 长)/米 | 小球 质量 | 摆动 幅度/米 | 小球往返 摆动20次 的时间/秒 | 小球往返 摆动一次 的时间/秒 |
1 | 0.7 | 20 | 0.05 | 33.2 | 1.7 |
2 | 1.0 | 20 | 0.08 | 39.7 | 2.0 |
3 | 1.0 | 30 | 0.05 | 39.8 | 2.0 |
4 | 1.0 | 30 | 0.08 | 39.7 | 2.0 |
5 | 1.3 | 20 | 0.05 | 45.3 | 2.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__________决定;
(3)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表示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变__________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
【题目】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甲的温度℃ | 70 | 72 | 74 | 76 | 78 | 78 | 78 | 78 | 81 | 84 | 87 |
乙的温度℃ | 70 | 71 | 73 | 74 | 76 | 77 | 79 | 82 | 84 | 86 | 89 |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
(
(4)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6)下面四个图象中:______是甲物质的熔化图象.______是乙物质的熔化图象.
A. B.
C. D.
【题目】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塑料 | 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塑料 |
距离 | 3米 | 5米 | 1米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