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f 1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的像.
(1)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焦距为f 2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缩小的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第二次光屏应该向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2)通过实验现象可以比较先后两个凸透镜的焦距:f 1______ f 2(选填“>”或“<”).
解:由“将焦距为f 1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u=15cm),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可知2f1>15cm>f1,即7.5cm>f1>15cm.像距v>2f1,
(1)由“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焦距为f2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缩小的像”可知,u=15cm>2f2,则f2<7.5cm
像距2f2>v>f2,
由7.5cm>f1>15cm;和f2<7.5cm可知,f 1>f 2
又因为第一次成像时,像距v>2f1,第二次成像时像距2f2>v>f2,所以更换透镜后,光屏在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次离凸透镜的距离要小一些,因此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第二次光屏应该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靠近.
(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7.5cm>f1>15cm;f2<7.5cm.所以通过比较可知两个凸透镜的焦距:f 1>f 2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将焦距为f 1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得出凸透镜焦距为f 1的大致范围和像距的范围.
(2)由“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焦距为f 2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缩小的像”可得出凸透镜焦距为f 2的大致范围和像距的范围.由此也可以比较出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然后根据更换透镜后,光屏在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次离凸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从而可知第二次光屏移动的方向.
点评:这道题目就是考查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掌握,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得出两个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此题的难点,还要注意的是“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此时的物距是15cm,而不是35cm.
(1)由“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焦距为f2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缩小的像”可知,u=15cm>2f2,则f2<7.5cm
像距2f2>v>f2,
由7.5cm>f1>15cm;和f2<7.5cm可知,f 1>f 2
又因为第一次成像时,像距v>2f1,第二次成像时像距2f2>v>f2,所以更换透镜后,光屏在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次离凸透镜的距离要小一些,因此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第二次光屏应该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靠近.
(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7.5cm>f1>15cm;f2<7.5cm.所以通过比较可知两个凸透镜的焦距:f 1>f 2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将焦距为f 1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得出凸透镜焦距为f 1的大致范围和像距的范围.
(2)由“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明将焦距为f 2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缩小的像”可得出凸透镜焦距为f 2的大致范围和像距的范围.由此也可以比较出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然后根据更换透镜后,光屏在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次离凸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从而可知第二次光屏移动的方向.
点评:这道题目就是考查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掌握,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得出两个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此题的难点,还要注意的是“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此时的物距是15cm,而不是35c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