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_______上。
(2)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3)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 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有一组数据是编造的,请找出_____ ______(写出实验次数及错误数据)。
(5)若要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_______(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
【答案】 (1)主光轴 (2)倒立、放大 能 (3)左 (4)第6次 像距 (5)更大
【解析】(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所以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如图所示,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此时应,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能接看到烛焰的像。
(3)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 cm,物体远离凸透镜,根据凸透镜物远像近像变小成像特点,此时应将光屏靠近透镜,所以光屏应该向左移动;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数据物距=像距=2f,所以f=10 cm,第6次数据u=10 cm时,物体位于焦点上,此时不能成像,所以第6组数据是编造的;
(5)远视眼成的像在视网膜后方,原因是晶状体太薄,对光的会就作用弱,导致焦距变长,所以要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更大的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
</span>
【题目】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3)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 地球上水银的密度最大
B. 固体物质的密度比液体物质大
C. 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
D. 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和铝球,铜球的空心体积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