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的光具座,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2)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要得到明亮、清晰的像,他应该把光屏放在65cm刻线处至______cm刻线处之间的某个位置.
(3)小红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此时她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要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这是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会聚/发散)作用.
(4)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

解:
(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处,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由图可知物距是50cm,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像距在二倍和一倍焦距之间,即光屏离凸透镜距离应大于15cm,小于30cm,即在65cm刻线和80cm刻线之间.
(3)蜡烛在20cm刻线处时,物距等于30cm,即二倍焦距处,此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远视镜,会使得像距变小,故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4)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此时成虚像;可能是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可能是物距略大于焦距,此时像距非常远.
故答案为:
(1)同一高度;光屏中央.
(2)80.
(3)等大;左;会聚.
(4)物距小于焦距(其他合理即可).
分析:(1)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蜡烛和凸透镜所在的刻度算出物距,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来判断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即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范围.
(3)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等大、实像;远视镜对光起会聚作用,使得成像靠近凸透镜.
(4)光屏上找不到像时,可能是成虚像,也可能是像距十分远,也可能是不成像.
点评:(1)器材先摆放后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按顺序摆放到一条直线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
摆放时强调“蜡烛”、“同一直线”,调节时强调“烛焰”、“同一高度”.
(2)光具座上蜡烛所在的刻线并不是物距,凸透镜所在刻线减去蜡烛所在刻线才是物距;同理,也需注意光屏所在刻线不是像距.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