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如图所示,A图中的工具是测量____的仪器; B图中的工具是测量____的仪器;C图中测量工具,最小分度值为_____厘米,此时测量结果是____厘米。
如图所示是林红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情景。
(1)实验中操作的错误:物体不在____________上运动。
(2)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____________运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上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行李箱下面装有轮子 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轮胎上有凸起的条纹 D. 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如图所示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不同的接法,那么,在这四种接法中,哪一种具有这样的功能:当金属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的灯光变暗
A. B. C. D.
某小组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fl=0.1米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他们用物体的高和光屏上像的高分别代表物体和像的大小,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0.12米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1)分别比较实验序号1或5中的物距u与各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___时,光屏上不成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3与4(或6与7与8)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及所成像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沦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和所成的像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4)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序号3和7中的像高和物高都相同,他们分析了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三者满足________________时,像和物大小相同。
(5)该小组继续思考发现,可以再改变部分实验器材来使得上述实验结论更加具有普遍性,请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相关实验__________。
如图所示,使电铃发声,用抽气机将一部分空气从玻璃罩内抽出,听到铃声变轻,再多抽掉一些空气,声音比之前更轻了,由此可以推理得到:_________。让空气再进入罩内,铃声又变响,因此,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光在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如图甲所示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_______。纠正错误后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重物,如图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重物如图丙所示进行测量,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与图乙相比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分别拉同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不计滑轮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A. F3F1F2 B. F1F2F3 C. F2F1F3 D. F3F2F1